”瑞茨拉夫說,“他會一直深入到每個細節(jié)里去,詳加勘察每一方面到像素的級別上去。若是有出入,”某些工程師可就要挨一頓臭罵了。“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瑞茨拉夫的團隊竟然花了6個月時間用于細化滾動條,以達到令喬布斯?jié)M意的程度。滾動條在任何計算機操作系統(tǒng)里都是很重要的部分,但卻從不是用戶界面中最顯眼的要素。盡管如此,喬布斯還是堅持要對滾動條改成希望的樣子,瑞茨拉夫的團隊不得不修改了一個版本又一個版本。
開始,設計師們發(fā)現(xiàn)總是無法準確實現(xiàn)喬布斯所要的細節(jié)。小箭頭不是尺寸不對,就是位置不對,要不就是顏色又錯了。在窗口處于當前狀態(tài)或者后臺狀態(tài)時,滾動條還必須呈現(xiàn)出不同的樣子。“要在不同運行狀態(tài)下把這個東西和其他設計要素匹配在一起真的很難。”瑞茨拉夫說道,語氣略帶疲憊,“我們一直做到對為止。我們在這上面花了好長好長的時間。”
簡化界面
OSX的界面在設計時就考慮到了新的用戶需求。由于新系統(tǒng)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全新的體驗——甚至對多年的老Mac用戶亦是如此——喬布斯著眼于盡可能地簡化OSX的界面。比如,在老版MacOS中,大部分系統(tǒng)功能的設置都隱藏于大量菜單之下或系統(tǒng)對話框之中。建立一個網(wǎng)絡連接,需要去6個不同的地方才能完成設置。
為了簡化界面,喬布斯把盡可能多的設置項目都集合到了一個“系統(tǒng)預置”功能中,并將其放在一個叫做“Dock”的新型導航工具欄上。Dock是一個放置在屏幕底部的工具條,上面滿是圖標。最常用的程序和回收站都放在了這里。
喬布斯堅持要盡可能多地去掉界面上的元素,他說窗口里的內(nèi)容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這些窗口本身。他這種去繁從簡的愿望砍掉了一些主要特性,其中包括設計師們努力好幾個月才完成的單窗口模式。
喬布斯討厭打開多個窗口。每次一個新文件夾或者新文檔打開的時候,就會彈出一個新窗口。很快,屏幕上就會充斥著層層疊疊的窗口。于是,設計師們創(chuàng)造了單窗口模式,所有的東西都在同一個窗口中打開,不論使用者用的是什么軟件。這個窗口可以顯示工作表,也可以是一個文檔或者一張數(shù)碼照片。其效果就像你在不同的網(wǎng)站之間瀏覽,但都呈現(xiàn)在同一個瀏覽器窗口里,只是在這里變成了儲存在本地磁盤上的不同文件而已。
有些時候,系統(tǒng)這樣運行倒還不錯,但窗口經(jīng)常要隨著不同類型的文件而重新設置大小。當一個文本文檔運行時,窗口最好設置得較為狹長,這樣容易在上下文之間滾動。但是如果用戶打開一個橫向格式的圖像,窗口就不得不加寬。
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讓喬布斯難以接受的是,這樣的一個系統(tǒng)需要設計師在窗口工具欄上設置一個專門的按鈕,以讓用戶選擇是否允許窗口自動調(diào)整大小。但為了簡化界面,喬布斯決定,去掉這個按鈕,因為,他可以忍受手動重新設置窗口大小,但不能接受有多余的按鈕。“這個多余的按鈕光用功能性來評判是不夠的。”瑞茨拉夫說。
在為新界面工作的過程中,喬布斯經(jīng)常提一些初看起來很瘋狂、但事后證明的確不錯的建議。在一次會議上,他仔細查看每個窗口左上角的三個小按鈕。這三個按鈕分別用于關(guān)閉、縮小和放大窗口。設計師們把這些按鈕都弄成了啞灰色,以免擾亂使用者的注意力,但是這樣就很難讓用戶明白各按鈕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