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圖2
圖3
長沙窯,又稱銅官窯、瓦渣坪窯,是唐朝南方規(guī)模巨大的青瓷窯場之一。創(chuàng)燒于唐,是承繼唐朝岳州窯而起的,晚唐至五代是極盛期,五代以后衰落?脊虐l(fā)現(xiàn)窯址20多處,窯址中有大量瓷片和窯具,可見當時窯業(yè)的興盛。從考古資料顯示,長沙窯產(chǎn)品不僅在全國各地都有出土,而且在國外也有大量出土,這表明長沙窯外銷瓷數(shù)量巨大。
長沙窯是唐朝重要瓷窯之一,它不但式樣之多在當時瓷窯中少見,而且在裝飾藝術上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尤以釉下彩繪獨冠群窯。釉下彩是瓷器的一種主要裝飾方法,用色料在成型的坯胎上進行繪飾后,施以白色透明釉或青釉,入窯經(jīng)高溫一次燒成。早在三國、西晉時期在青釉上施以鐵為呈色劑的褐彩,唐代越窯、長沙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運用褐彩在青釉上繪紋飾的工藝,但長沙窯青釉褐彩的數(shù)量遠遠超過越窯,而且長沙窯在青釉上用褐彩繪畫的瓷器,是采用了先在器物的胎體上用褐彩繪畫,然后施青釉高溫燒制的釉下彩繪工藝。雖然三國、西晉已發(fā)現(xiàn)青釉釉下褐彩器,但屬罕見,而且在三國以后此種釉下彩繪工藝忽然消失。因此《中國陶瓷史》:“釉下彩的發(fā)明無疑是我國陶瓷史上一件大事。長沙窯在這方面作出了有歷史意義的嘗試,首創(chuàng)了胎上畫彩,然后上釉燒成的高溫釉下彩的新技術……。”
鎮(zhèn)江市中山路拓寬工程工地出土一件長沙窯青釉褐彩鳳鳥紋三足瓷盆(圖1),高10.8、口徑27.3厘米。圓唇,葵口,折沿,弧腹,圜底,三獸足(圖2)。口沿繪褐綠彩草葉紋,內(nèi)底繪褐綠彩荷花鳳鳥紋,一只長尾鳳鳥站在荷花上(圖3)。此鳥先用褐彩勾勒,然后在鳥紋的邊線及局部圖案處用紅綠彩渲染。花鳥紋是長沙窯釉下彩繪中最多的一種題材,花和鳥常常配合在一個畫面上,多見于壺流下及盤、盆內(nèi)底上。有展翅高飛的鴻雁、跳躍于花間的鵲鳥、嬉戲的雙燕等,千姿百態(tài),生機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