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使者“中國白”國博展出獲盛贊——
展現(xiàn)德化白瓷的精彩傳承
京城刮起賞瓷風
核心提示
8月20日,絲路使者“中國白”再出發(fā)——2017年德化白瓷藝術展在國博開幕,181件題材廣泛、造型生動的精美白瓷,吸引來自陶瓷界、收藏界、考古界專家及北京市民、游客參觀。
曾被歐洲人叫響的“中國白”德化白瓷,在京城刮起一陣賞瓷風。
□本報記者 顏雅婷/文 通訊員 黃谷瑩/圖
觀者如潮 “中國白”驚艷國博
“過去說起陶瓷,只知景德鎮(zhèn),沒想到德化的白瓷竟如此精美”,走進國博北2“云端高淼”展廳,老北京陳先生即被眼前2.25米高的“三面千手觀音”驚艷到了。這是來自德化的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邱雙炯的大型瓷雕作品,但見這尊觀音比例勻稱,紋飾細膩,表情傳神,千只手姿態(tài)各異,無一雷同。
往展廳里走,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柯宏榮、陳桂玉夫婦的“五方佛”“國色天香”,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蘇賢忠的“院”“般若”“守望”等精美白瓷作品,深深吸引著參觀者駐足欣賞。
開展不到兩個小時,觀展人數(shù)已超千人。
展覽分“云端高淼”及“人間萬象”兩個主題,展出106位德化陶瓷藝術家的181件陶瓷作品,分別展現(xiàn)宗教文化和日常生活。“此次展出的106名陶瓷藝術家的181件白瓷作品,可以說是德化當代陶瓷藝術的代表之作。”本次展覽的策劃人、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王藝表示。
“這是國家博物館與德化共同呈現(xiàn)的一次德化窯‘中國白’的藝術盛會”,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在開幕式致辭中,熱情邀請各界人士好好領略,曾風靡海上絲綢之路的“中國白”德化白瓷在當下的精彩傳承。
彰顯創(chuàng)意 囊括大師新秀作品
穿著肚兜的娃娃,雙手撐著一只萌萌的獅子,眼底笑意蔓延,這就是80后陶瓷新秀林似欽創(chuàng)作的白瓷作品“好日子”。“閩南傳統(tǒng)節(jié)日里,舞獅舞龍是必不可少的,這件作品的創(chuàng)意就來自于此”,畢業(yè)于動漫專業(yè)的林似欽,出生于陶瓷之家,畢業(yè)后他重返家鄉(xiāng)“回爐再造”學起了雕塑,并嘗試創(chuàng)作,將年輕人的創(chuàng)意融入傳統(tǒng)陶瓷雕塑技法,作品受到了策展人的青睞。
“德化當?shù)靥厥獾拇赏梁推渌G口不同,白瓷的特殊性使其既能表達傳統(tǒng)藝術又能體現(xiàn)當代思想。因此在選擇展品時,我們既重視國家級大師的作品,也重視年輕匠人的新作。”王藝介紹,此次展出的作品中,不乏邱雙炯、蘇獻忠和柯宏榮、陳桂玉夫婦等國家級陶瓷藝術大師的作品,也有省級藝術大師的精彩之作,還有一批陶瓷新秀的白瓷作品。
中國藝術研究院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邱春林在觀看完展覽后表示,“德化陶瓷有歷史有高度,從展覽看到了德化陶瓷未來更多的可能性”。
國博展出 有力弘揚德化陶瓷文化
“這是我的作品第一次進入國家博物館展出”,福建省高級工藝美術師蘭全盛帶著白瓷作品“魚籃觀音”“憧憬”來到國博,很是興奮。
“國博展出,每位參展者就好像打了一劑興奮劑,大家臉上洋溢著喜悅之情。”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蘇獻忠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此次展覽極具包容性,參展者囊括各個年齡段,展現(xiàn)了現(xiàn)代德化陶瓷創(chuàng)作者的精神風貌,也展示了不同作者的作品特色。這幾日他一直在認真思考關于德化陶瓷未來發(fā)展方向的問題,“如果我們想成為傳統(tǒng),那么在當下就應該做到最好。何朝宗在他那個年代就是最好的。”蘇獻忠認為,當下陶瓷創(chuàng)作者不應拘泥于德化,而要立足于整個傳統(tǒng)文化,才能走得更好更遠。
故宮博物院器物部主任、研究員呂成龍表示,德化當?shù)厥种匾曁沾晌幕慕涣鳎舜斡蓢也┪镳^、福建省文化廳、泉州市政府主辦,德化縣政府承辦的白瓷藝術展,對弘揚和推動德化陶瓷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