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歐冠陶瓷被山東淄博某老板收購了,好像是用1.7億從宜賓珙縣政府手里購買的。”春節(jié)后,關于宜賓歐冠陶瓷廠易主的傳聞就在四川產區(qū)流傳開來。目前,這一消息已經得到了證實。
原宜賓歐冠陶瓷廠瓷片生產線車間。
作為川南地區(qū)第一家陶瓷生產企業(yè),宜賓歐冠陶瓷廠位于四川省宜賓市珙縣余箐工業(yè)區(qū)。該項目于2011年成立,成立之初號稱川南最大的陶瓷廠,總投資10億元,分三期工程建設,其中一期工程總投資約2.5億元,建設2條生產線,日產高檔內墻磚25000平方米,日產高檔全拋釉磚和仿古磚15000平方米,花色品種上千個(數據出自“四川歐冠陶瓷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然而該項目正式成立之后,歐冠陶瓷的發(fā)展并沒有實現既定目標,在2013年正式投產之后甚至出現了年年虧損的局面。至2016年年底,在一場員工討薪事件后,該公司法人代表被拘留,成為了壓倒企業(yè)的最后一根稻草。
對于歐冠陶瓷廠今日的易主,當地業(yè)內人士在表達惋惜之情的同時,也認為走到這一步是必然。
生產線投產后問題頻發(fā)
調查中,知情人士為記者總結了歐冠陶瓷走向“易主”的幾點原因。
首先,是企業(yè)老板跨界投資,并不熟悉陶瓷行業(yè)生產運營。據了解,在投資歐冠陶瓷廠之前,該公司老板主要從事煤礦生意,并未接觸過陶瓷企業(yè)運營,企業(yè)運營中不斷出現生產、銷售方面的問題,以至于企業(yè)投產后年年虧損。
其次,資金實力不足。歐冠陶瓷廠在新建之初就啟動兩條新線計劃,當時的資金投入預計在1.5億左右,但是由于資金不足,新線項目的工期拖了近2年時間,瓷片生產線直到2013年才投產,而仿古磚生產線建好后卻一直沒有生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資金不足。
再來就是股東內部之間的矛盾加劇。在多方調查中,記者獲悉,歐冠陶瓷股東之間矛盾加劇是加速企業(yè)倒閉易主的主要原因。據該公司內部員工透露,歐冠陶瓷在成立之初有兩位老板,分別持有51%和49%的股份,然而由于企業(yè)年年虧損,兩位股東都不愿重新拿錢出來投資,并且經常彼此埋怨,加速了企業(yè)的倒閉進程。
常年的虧損,再加上多年積累的內外部矛盾,讓歐冠陶瓷的經營不堪重負。而去年年底爆發(fā)的討薪事件,則成為壓倒企業(yè)倒閉的最后一根稻草。
據了解,在2016年年底,由于歐冠陶瓷拖欠工人工資已經長達7個月,在年關將至時,企業(yè)工人被迫組織上訪討薪。該事件爆發(fā)后,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出面逮捕了歐冠陶瓷企業(yè)法人羅金,再加上該公司拖欠電費未支付,歐冠陶瓷生產線自此進入停產期。
短暫停產后以1.7億元易主
歐冠陶瓷停產后,恰逢來自山東淄博的兩位老板劉躍亮、張奎杰一行到珙縣政府洽談投資陶瓷生產項目。經過多次洽談,最終雙方達成協議:在鞏縣政府的擔保下,劉躍亮、張奎杰一行以1.7億收購了歐冠陶瓷廠。
今年春節(jié)過后,歐冠陶瓷廠正式易主,并把原來的“歐冠陶瓷有限公司”更名為“雙慧陶瓷有限公司”。張奎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接手歐冠陶瓷廠后,新公司在產品定位上將區(qū)別于川內的其他企業(yè),同時從山東淄博引進一個生產銷售團隊過來管理,放棄歐冠陶瓷此前的品牌和銷售渠道,重新建立新的品牌和銷售渠道。
在經過一系列檢修過后,3月9日上午,雙慧陶瓷旗下的瓷片生產線正式點火。在點火儀式現場,張奎杰表示在瓷片生產線運行正常后,企業(yè)將立馬著手仿古磚生產線的投產準備。
原歐冠陶瓷擬5折處理原材料欠款
“過完年回來,就聽聞宜賓歐冠陶瓷廠易主了,我們還有幾十萬的供應款沒有收回來。”某墨水公司四川辦事處負責人滿臉無奈地說,對于陶瓷廠的供應商來說,他們最關心的是企業(yè)易主后,之前未支付的供應款應該找誰收取。
“經過雙方協商,工人的工資由我們來發(fā)放,原料供應款則由原歐冠陶瓷廠老板發(fā)放。”張奎杰表示,雙慧陶瓷將一次性拿出600多萬給工人發(fā)工資,而對于原來的供應商,只要價格合適,可重新簽訂合作協議繼續(xù)合作。
根據雙方在協商中商定的償還債務協議,不少原料供應商在2月底找到了原歐冠陶瓷采購負責人。然而,從這批供應商回饋回來的信息顯示,原歐冠陶瓷廠所拖欠的原料供應款只能以5折處理。“如果同意就在償還合同中簽字留下賬號,他們將在3月中旬左右還款”。
面對原歐冠陶瓷廠給出的處理方式,多數供應商踟躕不定。但記者了解到,由于擔心拖到最后連5折都拿不回來,目前已經有部分供應商與原企業(yè)方簽訂了5折還款協議,但是仍有大部分供應商表示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