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雍正皇帝最愛單色釉瓷器,不僅愛其恬靜之釉質(zhì)、素凈之風格,更愛其嬌美之形體,所以雍正瓷器素以造型娟秀、胎釉精細著稱于世。
單色釉:美到極致是自然
單色釉也稱“一色釉”“純色釉”或“一道釉”。由于瓷釉內(nèi)含不同化學成分,瓷器燒成后就呈現(xiàn)出不同的單一色澤,如青釉、紅釉、黃釉、黑釉、綠釉、藍釉和白釉等。單色釉瓷器雖然顏色單一,但在某種程度上卻是對“美到極致是自然”這一境界的經(jīng)典詮釋。
在唐代以前,中國瓷器以單色釉為主,不過從藝術(shù)角度來說,這一大段時間瓷器的造型、色彩較為拙樸實用,多和現(xiàn)代人的審美觀有距離,具有較高收藏價值的單色 釉瓷器出在宋元和明清兩個時期。宋代,單色釉進入了蓬勃發(fā)展的時期。特別是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單色釉瓷器的燒制工藝更是達到了鼎盛時期。單色 釉瓷器胎體優(yōu)雅、流暢,釉色純正、明快,部分單色釉瓷,釉下的暗刻刻花,似有似無,既不失單色釉的素雅,又有圖案可供養(yǎng)眼品賞,可謂雅上加雅,光照下更是 剔透玲瓏,精美無比。單色釉瓷器不浮、不囂、不靡、不媚,與彩釉瓷器相比,渾然天成、素雅淡凈,是公認的陶瓷制品中的“大家閨秀”。
單色釉主要有八種釉色
中國瓷器的釉彩始于單色釉,由于瓷釉內(nèi)含不同化學成分,瓷器燒成后就呈現(xiàn)出不同的單一色澤。單色釉主要有以下幾種:
青釉:是我國瓷器最早的釉色,商代中期已經(jīng)出現(xiàn),宋瓷中官、哥、汝、龍泉、越窯、耀州窯等都燒出了不同程度的青釉。青色釉包括天青、粉青、豆青、冬青、翠青、灰青、蝦青、影青、蛋青等。
黑釉:釉面呈黑色,主要色劑為氧化鐵和少量的錳、鈷、銅。黑釉在南方從漢代開始,北方從唐代開始燒制,清代康熙年間,又發(fā)明了烏金釉,通體烏黑,亮處閃金光。黑色釉有黑彩、墨彩、烏金等。
綠釉:以銅色為著色劑,以鉛作為化合物的助溶劑,低溫燒成。宋代瓷器上的綠釉多為較深的青綠色,明代正德時期的孔雀綠很突出,明中期出現(xiàn)了瓜皮綠,水綠色是康熙時期杰出的彩釉,康熙三彩和五彩中常用此釉色。
白釉:釉內(nèi)含鐵少,高溫燒成,白釉還可以分為甜白、象牙白、豬油白、卵白、月白、青白、魚肚白等。
紅釉:主要以銅為著色劑,包括祭紅、豇豆紅、寶石紅、郎窯紅、抹紅、珊瑚紅、胭脂紅、粉紅、海棠紅、磯紅、肉紅、鮮紅、朱紅、大紅、柿紅、蓋血紅、“娃娃臉”等。
黃釉:以適量的鐵為著色劑,也稱鐵黃,分高溫和低溫兩種燒制方法。黃色釉包括蛋黃、嬌黃、雞油黃、姜汁黃、鵝黃、魚子黃、蜜蠟黃、鱔魚黃等。
藍釉:藍色釉包括霧藍、灑藍、天藍、翠藍、寶石藍、抹藍、祭藍等。最初的低溫釉出現(xiàn)于唐三彩當中,到了元代燒成了高溫藍釉瓷。明代宣德的藍釉主要有寶石藍、祭藍等。
紫色釉:紫色釉有茄皮紫、豬肝紫、玫瑰紫等。其中最著名的茄皮紫是在明代中期出現(xiàn)的,以后歷朝歷代均有燒造。
雍正偏愛黃色:黃釉釉色創(chuàng)新多
雍正時期是清代制瓷的鼎盛時期,以造型豐富,品種多樣而著稱。雍正時期較短,相對于乾隆、康熙時期,瓷器的存世量也更稀少,但是雍正黃釉在釉色上有所創(chuàng) 新,燒制出了多種新釉色。雍正一朝的黃釉瓷以檸檬黃釉瓷最為出名,淡黃釉瓶、檸檬黃釉杯子、菊瓣盤等品種頗受歡迎。
清雍正淡黃釉瓶
淡黃釉瓶,清雍正,高14.6cm,口徑3.3cm,足徑1.7cm。瓶撇口,細頸,溜肩,肩下漸斂,圈足。通體及足內(nèi)施淡黃釉。外底暗刻篆書“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款。
淡黃釉瓷器創(chuàng)燒于雍正時期,其著色劑為氧化銻,由于其釉色比以氧化鐵為著色劑的傳統(tǒng)澆黃釉淺淡,故名“淡黃釉”。又因其釉色淡雅似蛋黃色,故又稱“蛋黃 釉”。雍正十三年(1735年)督陶官唐英撰寫的《陶成紀事》中稱之為“西洋黃”。雍正淡黃釉瓷器的造型多為小件的瓶、盤、碗、杯、碟等,小巧的形體配以 淡雅的釉色,頗顯俊秀典雅。清代雍正瓷器素以造型娟秀、胎釉精細著稱于世。此瓶由康熙時的柳葉瓶演變而來,其嬌美之形體,恬靜之釉質(zhì),集中體現(xiàn)了雍正瓷器 的藝術(shù)風格。
雍正款黃釉盅
雍正款黃釉盅,清雍正,口徑6.7cm,足徑2.9cm,高5cm。盅敞口,直斜壁,圈足。盅內(nèi)施白釉,外施黃釉,釉色純正,釉面光亮瑩潤。足底青花雙圈 內(nèi)書“大清雍正年制”雙行六字楷書款。清宮的黃釉瓷器多在重大儀式中,如祭祖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