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青花粉彩牡丹瓶
科檢報告
本報讀者李女士近日送檢傳家瓷器,經(jīng)科學檢測驗明正身為晚清青花粉彩鳳穿牡丹紋賞瓶,專家評估具有較高收藏價值。
近日,中華疑似文物甄別保護委員會、云南科技檢測中心為李女士解惑。一件青花粉彩鳳穿牡丹紋賞瓶在李女士家中放置多年,曾請很多人鑒定然結(jié)果眾說紛紜,有人說是晚清的,也有人說是康熙朝的。李女士在本報看到文物科學檢測報道,于是往云南科技檢測中心尋求驗明正身。
據(jù)李女士介紹,該賞瓶是自己祖母留下的,也是傳家之物。經(jīng)歷特殊時期,好不容易保存至今,此次前來鑒定,希望知其真正價值。經(jīng)專家目鑒,初步認定是晚清仿康熙的作品。后經(jīng)X熒光無損鑒定顯示結(jié)果:“送檢樣品相關(guān)元素成分與十九世紀(1801年―1900年)晚期青花粉彩瓷器數(shù)據(jù)符合較好”。專家目鑒與科學檢測吻合,證實賞瓶是清晚期仿康熙時期的作品。
該賞瓶高 45.2厘米、口徑15.2厘米、底徑11.1厘米。細長頸、圓腹、圈足,器型端正,青花發(fā)色純正,與粉彩相映得彰,釉色瑩潤。以鳳凰牡丹作為紋飾。從古至今,傳說中的“鳳”一直被認為是鳥中之王;而牡丹,自唐以來就被視為繁榮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宋時被稱為“富貴之花”。鳳穿牡丹,即丹、鳳結(jié)合,象征著富貴、吉祥、光明、美好。
中心主任呂志堅介紹,青花粉彩,是青花瓷器的一個衍生品種,系在燒好的青花瓷上,用粉彩料進行再繪畫、燒制。這種賞瓶因外形俊秀、線條柔美、比例協(xié)調(diào),深得清朝歷代君王喜愛。其器形為清雍正督窯官唐英“參古今之式,動以新意,備儲巧妙”而奉旨審定的款式,初名“玉堂春瓶”,因雍正帝專用于賞賜功臣,后賞瓶成了玉堂春瓶的專指代稱。
乾隆后每朝相襲,名稱、器形及用途從未改變。賞瓶創(chuàng)燒以后,很快成為清代瓷器生產(chǎn)的一種傳統(tǒng)器型。其中,尤以乾隆時期賞瓶的生產(chǎn)與使用最為盛行。呂志堅還談到,因青花粉彩燒造工藝復雜,故傳世品較少。李女士家傳的這件青花粉彩賞瓶,器型端正、釉色優(yōu)美、品相完好,加之現(xiàn)在晚清民國時期的彩瓷市場較好,所以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和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