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釉里紅梅瓶
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的所有文物,都是1949年國民黨當局從大陸遷往臺灣時精挑細選后帶走的,是中國清朝歷代皇帝所搜羅的近千年來最珍貴的文物典藏精品。臺北“故宮”中到底都珍藏了哪些瓷器國寶?這些“國寶中的國寶”到底是什么樣?珍貴到何種程度?大陸“故宮博物院”又有何鎮(zhèn)館之寶?正在呼和浩特內蒙古元代瓷器博物館(呼和浩特市大南街大召廣場7號樓)舉辦的與故宮斗艷 世界博文藝術精品展,為人們揭開了這一充滿魅力的懸念。讓內蒙古人民享受“紋飾之美”、“工藝之美”、“釉色之美”、“形制之美”的國中珍瓷,把我國陶瓷史上的輝煌時代重現(xiàn)觀眾眼前。
一宮文物分兩岸
故宮博物院從創(chuàng)辦開始,歷經(jīng)了軍閥混戰(zhàn)、政局不穩(wěn)、經(jīng)費困難等多方面的困難。到了20世紀30年代,正當故宮博物院各種工作正常開展時,日寇侵華,抗戰(zhàn)爆發(fā)。為了保護國寶,開始了舉世聞名的“文物萬里大遷徙”。從1933年到1944年,故宮1.3萬多箱書畫、青銅器、瓷器、玉器精品及古籍善本圖書歷經(jīng)11年,行程萬余里,一遷上海、二遷南京、三遷西南大后方,在日寇侵華期間,全中國文物損失慘重,但故宮博物院的文物都無大的損失。
抗戰(zhàn)勝利后,民國窗體頂端國民
政府鑒于當時的政局,在1948年12月至1949年1月間,分三次將存放于南京的文物精品遷移至臺灣,從此中華瑰寶被迫天各一方,造成了“一宮文物分兩岸”的局面。至1965年11月12日,臺北“故宮博物院”正式宣布成立,也正是從那天起,中國有了兩個“故宮博物院”。
“有宮無寶”與“有寶無宮”
由于歷史的因緣際會,造成了海峽兩岸各有一個“故宮博物院”,對大陸絕大多數(shù)民眾來說,對臺北“故宮博物院”珍藏的無數(shù)國寶奇珍,不得其詳。
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北京故宮有宮無寶,臺北‘故宮’有寶無宮”,這種說法盡管不無偏頗,但從另一個角度也形象地說明了臺北“故宮”所藏珍寶之多,級別之高。當時全程參與文物南遷的那志良先生在日記中寫道:“遷臺文物以數(shù)量計,自然僅有南遷箱數(shù)的四分之一;但若以質計,則南遷文物中的精華,都已運來臺灣了。”以瓷器為例,遷至臺灣的數(shù)量是17934件,數(shù)量雖然不多,但每一件都是同類中的極品,國寶中的國寶。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在參觀臺北“故宮博物院”后說: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許多過去在史料中、課本中了解到的,卻未曾謀面的藝術珍品,比如:宋代定窯的嬰兒枕、大明成化瓷。
此次舉辦的與故宮斗艷 世界博文藝術精品展共有50余件珍品,許多都是從《天下收藏》等欄目藏家手中征集的精品,精品展中文物對比件有8件目前珍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12件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本次展品對比中國瓷器收藏最高水準的兩岸故宮博物院瓷器一點都不遜色,在我國陶瓷工藝發(fā)展史上的巔峰時期——元明清時期的精品文物方面,此次精品展中更有海內外收藏界視為至寶的元、明、清青花瓷器亮相,元明清三代青花瓷以及粉彩構成了精品展的兩大亮點。
國寶珍瓷中,目前珍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文物每一件都有著奇巧優(yōu)美的器形和精美的紋飾圖案,這些器形和紋飾在臺灣絕少露面,在大陸更是從來無人見過。比如:大明崇禎年八楞瓶,是鎮(zhèn)院之寶,器形雄碩,工藝精湛,就造型而言,這種八棱均分、工整穩(wěn)健的形態(tài)也是中國歷代瓷器中所少見的。還有如大明宣德青花大盤,元代湖田窯鼓式瓶,元代秘色瓷,元青花高足杯,元代釉里紅梅瓶,大明成化青花碗等等,個個瓷中珍品。
展覽從9月20日在呼和浩特內蒙古元代瓷器博物館(呼和浩特市大南街大召廣場7號樓)舉行,歡迎鑒賞。本報獨家探報:同期更有瓷器專題講座和古玩鑒定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