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融壺泥、壺色、壺形、壺章、題銘、繪畫、書法、雕刻等諸藝于一身,品種多達二三千個,容量有大有少,而且壺的造型變化多端,真可謂“方非一式,圓無一相”,造型千姿百態(tài),有的圓肥墩厚,有的纖嬌秀麗,有的拙納含蓄,有的小巧灑脫,有的古樸典雅,有的妙趣天成。好的紫砂壺還鐫以詩文,繪以書畫,嵌以金銀,典雅之中顯華貴。一柄在握,撫弄摩挲;二三知己,品茶說壺,真可謂是其樂融融,但由于利潤的驅(qū)使,假冒古今紫砂名家作品的偽壺也大量產(chǎn)生,更有些堂而皇之地登上拍賣舞臺,為禍甚烈,因此如何提升自身的鑒賞水平,便成了紫砂陶愛好者的必修課題,而胎質(zhì)和火候辨別紫砂壺真?zhèn)蔚年P(guān)鍵。
紫砂真?zhèn)舞b別首重泥料。不同的年代所產(chǎn)的泥礦有不同的泥質(zhì),換言之,憑借泥料可以解讀出斷代的若干信息。尤其是加上泥料提煉的方法、燒結(jié)的特征、出窯后經(jīng)過時間風化的程度、使用痕跡、包漿合理性等等,都是紫砂壺的胎質(zhì)可資提供的“履歷”內(nèi)容,使我們在賞鑒紫砂壺時,有了可供判斷的依據(jù)。
就拿泥料提煉的方法而言,明代練泥的淘洗技術(shù)相對落后,所使用的泥料顆粒較大,學界曾對各時期泥料顆粒的粗細進行分析后發(fā)現(xiàn),明代紫砂泥料的目數(shù)為26~35目(目數(shù)是指每一平方英寸內(nèi)的孔數(shù),可代表泥料的精煉程度),清朝前期約35目,清中期為55~60目,而現(xiàn)代手工制泥約為60目,但一般最大宗的機械煉制則為100~120目,可見年代越早顆粒越粗,目數(shù)越低,孔隙度也越大。
理論上,若要觀察泥料胎質(zhì),最好是在器表沒有任何外來的茶垢或包漿、土垢等附著其上時的原貌為佳,但在實務上,未必能盡如人意。例如傳世老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包漿”,亦即紫砂壺由于經(jīng)常把玩,因為一方面贗品壺要作舊、作包漿并不難,反倒是不合理的包漿會露出馬腳來;另一方面有許多老壺的原始包漿早被洗去,例如在臺灣的紫砂收藏界,不少同好習慣將尚具實用性的老壺拿來泡茶使用,尤其是朱泥壺更是沖泡高山茶的首選,因此常將老茶壺的包漿以洗衣用的漂白水(或粉)漂洗干凈,再以茶湯熬煮后使用。在經(jīng)過一段時期的“養(yǎng)壺”后,此壺便溫潤內(nèi)斂,自發(fā)暗然之光。這種泡養(yǎng)過的老壺對新手而言,多半會因為它明亮的溫潤感而縮手,生怕上當買到新壺。事實上,老壺永遠是老壺,反而是經(jīng)過使用的老壺(尤其是出土壺、出水壺)可使原本枯澀的胎土蘇活過來,珠粒隱現(xiàn),更現(xiàn)其可人之處,這也是紫砂的特色之一。當然,對于別具意義的包漿、土沁等,仍以維持原狀為宜,畢竟它們都是時間的印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