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中華陶瓷網 [簡體版] [繁體版] [網通站]  會員中心  RSS定閱  留言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中華陶瓷網
 網站首頁 行業(yè)專題 人物專訪 陶瓷收藏 電子雜志 陶瓷裝飾 經營管理 會員服務 廣告服務
 直通產區(qū) 福建德化 景德鎮(zhèn)市 佛山潮州 山東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網動態(tài) 網站建設
首頁  資訊  企業(yè)  產品  供應  求購  展會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術  圖庫  百科  營銷管理  陶瓷之路
首頁  | 經營管理 | 營銷專題 | 人際溝通 | 創(chuàng)業(yè)天地 | 網商 | 職場生涯
信息內容
 
 您的位置: 首頁>營銷管理>>營銷專題>>|
弱勢營銷:遵循小眾邏輯

發(fā)布:2011-7-10 17:00:53  來源: 價值中國 [字體: ]

    世界上最成功的企業(yè)家,多數沒有受過專業(yè)訓練,有的甚至根本就沒有受過高等教育。

     中國的首富們,除了新經濟涌現的首富們外,平均學歷大致是初中。

     一個被稱為“21世紀最狂妄的演講”流傳甚廣,甲骨文公司創(chuàng)始人埃利森在耶魯大學2000年畢業(yè)典禮上的演講中實話實說:“我,埃利森,一個退學者,竟然在美國最具聲望的學府里這樣厚顏無恥地散布異端!我來告訴你原因。因為,我,埃利森,這個世界上第二富有的人,是個退學生,而你不是。因為比爾蓋茨,這個星球上最富有的人,就目前來說,是個退學生,而你不是。因為艾倫,這個星球上第三富有的人,也退學了,而你沒有。再來一點證據吧,因為戴爾,這個星球上第九富有的人,他的排位還在不斷上升,也是個退學生,而你不是。”

     我感興趣的不是低學歷者成功了——這樣很容易陷入知識無用的泥淖,而是頂級成功者為什么是較少受到專業(yè)訓練的人。

     我的理解是:普通領域的成功,遵循一般邏輯;商業(yè)或營銷領域的成功,遵循特殊邏輯。甚至可以說,凡是已經公開的成功邏輯,都難以指引一個人在商業(yè)或營銷領域取得頂級成功。

     商業(yè)或營銷是競爭性領域,競爭遵循“合成謬誤”原理。

     合成謬誤原理就是,少數人懂得的知識,在競爭時是有效知識,能夠拉開差距;凡是大家都懂得的知識,是無效的知識,不產生競爭優(yōu)勢。凡是大家都了解的邏輯,同樣不產生競爭優(yōu)勢。

     正如人人都熟知的“1+1=2”不會讓人產生競爭優(yōu)勢一樣。

     我曾經提出“把第一個想法否決掉”,甚至“把前三個想法否決掉”,因為第一個想法甚至前三個想法,其他人也很容易想到。其他人也能夠想到,那么就不產生競爭優(yōu)勢。

     現在是一個學習的社會,這是好事,也是壞事。

     學習成為好事,是因為社會成員的平均水平提高了。

     學習成為壞事,是因為學習的最直接后結是模仿,模仿的最直接結果是同質化,同質化的最直接結果是學習不再產生競爭優(yōu)勢。

     學習只是抬高了競爭的門檻,并沒有提供學習者的競爭優(yōu)勢。這是現代社會面臨的學習難題。

     怎樣規(guī)避合成謬誤?在這方面,沒有受過專業(yè)訓練比受過專業(yè)訓練更有優(yōu)勢。

     如果你所受到的專業(yè)訓練,其他人也受過這樣的訓練,這樣的訓練難以在商業(yè)和營銷領域產生競爭優(yōu)勢,只會使人平庸化——達到受過專業(yè)訓練人員的平均水平。

     沒有受過專業(yè)訓練,可能做事時不得其門而入,落后于受過專業(yè)訓練的人員。同時,沒有受過專業(yè)訓練也可能找到不同于普通專業(yè)訓練的成功邏輯,因為這樣的邏輯只有少數人掌握,所以,他們能夠取得超越普通人的更大成功。

     因為社會整體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因為媒體的發(fā)達,我們應該反思新的競爭優(yōu)勢從何而來?

     凡是已經進入教科書的知識和專業(yè),因為已經高度普及,已經很難在商業(yè)和營銷領域產生競爭優(yōu)勢。

  凡是已經在大眾媒體公開的經驗、模式、標桿,因為已經眾所周知,眾多人的模仿、學習只會抬高門檻,從而更加難以成功。

     凡是經典的東西,那通常只是成功者的絕唱,不是學習和模仿者的福音。

     成功一定符合邏輯,但不一定符合大眾邏輯,即普通人理解的邏輯。

     在競爭領域,有效競爭手段通常符合下列原則: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出乎意料之外,表明不符合大眾邏輯,是普通人的知識和邏輯無法達成的。

     又在情理之中,表明是符合邏輯的,是講得通道理的。

     “出乎意料之外”的“情理”,不是大眾邏輯,而是小眾邏輯,即少數人掌握的邏輯。

     少數人掌握的邏輯就很容易面對大眾產生競爭優(yōu)勢,從而取得普通人想象不到的成功。

     國民黨的將軍多數是軍事院校畢業(yè),甚至在國外軍事院校受過訓練。

     有些被俘的國民黨將領不服,認為共產黨的將領們不按規(guī)矩出牌。這就是受過專業(yè)訓練人員的“迂腐”。

     共產黨的將軍們不是不按規(guī)矩出牌,只是不按多數軍事院校所傳授的那些規(guī)矩出牌。共產黨軍隊有一套自己的出牌規(guī)矩,即毛澤東總結的軍事思想。

     如果共產黨軍隊的出牌規(guī)矩與國民黨軍隊一樣,以雙方的實力差距,共產黨軍隊哪有勝利的希望?

     沒有受過專業(yè)訓練的低學歷者,喪失了接受大眾知識、經驗和邏輯的機會,很多人遠離了成功。

     有少數未接受訓練的低學歷者,通過實踐的探索獲得了大眾沒有掌握的知識、經驗和邏輯,就能夠取得超乎尋常的競爭優(yōu)勢。

     正因為如此,低學歷者成功的總體機會小于高學歷者,但獲得頂級成功的比例卻高于高學歷者。

     教科書、專家、媒體聚焦的是成功者,傳播的是成功者的經驗、邏輯。

     這樣的經驗、邏輯,只會讓成功者更加成功,很難讓后來者成功。

     成功者的經驗傳播得越廣,模仿者模仿的困難越大。

     專家、媒體的大眾傳播既普及了知識和經驗,也制造了一個困局:合成謬誤。

     現代人面對知識和經驗存在一個悖論:不接受大眾知識和經驗,可能會落后;接受大眾知識和經驗,可能會平庸。

     弱勢營銷遵循與強勢營銷不同的邏輯,這也是營銷中的小眾邏輯。

     營銷的大眾邏輯信奉:成功者是什么,我們就學什么。

     弱勢營銷的小眾邏輯應該是:成功者怕什么,我們就做什么。

     強者有系統(tǒng)優(yōu)勢,弱者就可以通過單要素極致化,從而對抗強者的系統(tǒng)優(yōu)勢。

     強者有經典產品,弱者就可以通過豐富化的產品抵銷經典。

     強者強調附加值,弱者就強調性價比,從而打掉強者的附加值。

         強者有品牌優(yōu)勢,弱者可以通過渠道阻擋品牌。

         強者有系統(tǒng)的市場調查,弱者可以通過消費者洞察替代高成本的消費者調查。

         強者強調創(chuàng)造,弱者就要在創(chuàng)造性模仿上下功夫。

         強者強調遵守游戲規(guī)則,弱者就要顛覆游戲規(guī)則。

         強者占據中心城市,弱者可以優(yōu)先占領邊緣市場的縫隙市場。

        強者穩(wěn)扎穩(wěn)打,弱者就需要戰(zhàn)略性機動。

         強調有規(guī)模優(yōu)勢,弱者就要以速度對抗規(guī)模。

         強者是基于資源的戰(zhàn)略,弱者就要尋找基于機會的戰(zhàn)略。

        強者有單個企業(yè)規(guī)模的優(yōu)勢,弱者就要以產業(yè)對抗企業(yè)。

        強者強調品牌,弱者一定要做大銷量,用銷量破解強大品牌,再用銷量托起強大品牌。

        怎樣找到適合弱勢企業(yè)的、有效的營銷方法和手段?

        首先,方法和手段必須出乎意料之外。只需回答兩個問題即可:第一,我們的想法、思路、做法否是與強勢企業(yè)的經驗、模式一致?如果是,那么,你不可能像他們一樣成功;第二,這些手段、方法是否為其他弱勢企業(yè)所知曉?如果是,那么,你可能像他們中的大多數一樣不成功。

     其次,好的方法、手段、思路必須自圓其說,道理上是符合邏輯的。

     有人可能會說,既要出乎意料之外,又要在情理之中,這樣的方法太難找了。

     確實如此,如果多數人都能夠找得了,那么,這么方法還有效嗎?不是又回歸“合成謬誤了嗎?

     成功者是少數,頂級成功者更是少數,所以,成功的邏輯通常是小眾邏輯。

 

上一頁 [1] 下一頁
共有  條網友評論 【發(fā)表評論
同樂
包郵特價:360
荷葉瓶
特價:499
輝煌騰達
特價:488
幽夢
包郵特價:1299
陸羽品茶
包郵特價:888
凌云騅
特價:488
自在春風
特價:599
歡天
特價:999
竹之語
包郵特價: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郵特價:699
煙雨江南
包郵特價:2999
上善若水
包郵特價:2660
 ·本類最新 更多...

信息搜索
本類熱點  
營銷專題  
創(chuàng)業(yè)天地  
關于我們  本站新聞  產品服務  幫助中心  版權聲明  網站導航  友情鏈接  RSS定閱  新聞調用  聯系我們  留言
版權所有 (C) 2006-2014 中華陶瓷網 Ctaoci.com 電子郵件:wxchina#qq.com
閩ICP備10020107號-1


掃一掃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