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些好東西被人忽視”
作為中國最具先鋒性的藝術(shù)家之一,上世紀90年代,艾未未將一些古老的中國藝術(shù)品改得面目全非:他找來有上千年歷史的古罐,在上面畫上可口可樂的商標;他拆掉有數(shù)百年歷史的明清家具,將它們重新組合成令人匪夷所思的藝術(shù)品,比如用三條腿支撐在墻上的“桌子”。
然而,艾未未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傳統(tǒng)破壞者”,他更是一個中國古代藝術(shù)品的熱愛者和收藏者。
迷戀上中國的過去
艾未未是著名詩人艾青之子。1981年,艾未未遠赴美國,一呆就是12年。1993年,他回到北京。
剛回國那段時間,為了打發(fā)時間,艾未未開始和弟弟艾丹一起逛古玩市場。“文化大革命中,所有舊事物都被打破了,我對傳統(tǒng)的東西并不太了解?吹侥切〇|西后,我驚訝無比,真正迷戀上中國的過去。”之后的6年,艾未末幾乎天天看玉,看古典家具。他所著迷的,不僅僅是那些古代器物的外形、觀感,還有其中蘊含的傳統(tǒng)工藝和設(shè)計思想。
艾未未坦言,對于中國傳統(tǒng)藝術(shù)領(lǐng)域,“繪畫不熟,對玉器、青銅、陶瓷、明清家具熟”。艾未未對老物件的材質(zhì)、工藝、內(nèi)在邏輯有深入的探究。他認為,中國的家具和建筑有關(guān)聯(lián),都在儒家精神的體系中。每件家具都蘊含著“何時、何地、如何使用”的道理。擺放在哪間屋子、什么位置也都有明確的說法。
玉器不是奢侈品
最早讓艾未未產(chǎn)生收藏興趣的是玉器。最讓他心動的,是早期的夏商之前的玉。“那些玉器讓我震驚。那時候的工匠們窮盡自己的想象,選漂亮石頭,用一生的時間,打制一件具有原始萌動力量的器物。”
玉器并非收藏拍賣市場上的“寵兒”。艾未未說,當年蘇富比拍賣會手冊上,玉的價格是最便宜的,包括明清、甚至商代的都是,非常漂亮的材料,幾十件算一份,都不按單件來賣。“我自己也不認為玉器是奢侈品。在中國,曾經(jīng)很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玉幾乎是身上的必需品,這個傳統(tǒng)曾經(jīng)延續(xù)了上千年。”
經(jīng)艾未未之手的玉器大約有一兩千件之多,目前的收藏約130件。當被問及最喜歡哪一件時,他說:“我最喜歡的玉器是那種我猜不出基于什么原因被做出來的玉器,這讓我著迷。我有一柄小玉斧,大概5毫米厚,一包香煙那么大。它被對半劈開,形成兩片更薄的刃。沒有人知道這柄斧頭是怎么做出來的,又為什么要把它劈成兩半。”
“我一直在找一個人,將來把這些東西都送給他。”艾未未對自己收藏的古玉是這樣計劃的。
鐘情古樸的陶器
相對于拍賣價格高、做工精致的青花瓷,艾未未偏愛造型質(zhì)樸的陶器。他收藏有約200件陶器。
艾未未對自己的眼光頗為得意:“總有一些好東西是被別人忽視的。一開始我喜歡石雕,沒有別人喜歡這個,后來石雕火起來了。現(xiàn)在多數(shù)人喜歡瓷器,但收藏到貨真價實的青花需要時間和財力。而你只要用點心,花一個月時間就能擁有一流的新石器時代的陶器收藏。它的價格相對便宜,不過你需要更高的藝術(shù)鑒賞力去了解它。”
一般人的印象中,陶跟瓷的區(qū)別只是燒制溫度的差異。艾未未解釋道,制作溫度只是一方面,它們的胎質(zhì)也不一樣,瓷的胎質(zhì)要細得多,只有在高溫燒制的情況下才發(fā)生變化,使它變成瓷。陶還沒有,它只是結(jié)成了塊狀。
在艾未未看來,陶器的古拙感,不僅表現(xiàn)在胎體上,也表現(xiàn)在圖案花紋上。商代早期陶器多見細繩紋;中期則饕餮紋盛行;晚期繩紋又重新興起;西周又出現(xiàn)了瓦紋;春秋時期的陶器以素面磨光者為多,并盛行暗紋,繩紋不常見了。
艾未未喜歡盯著這些紋飾,“能看到有光有影”。憑借對藝術(shù)的直覺,他相信這些紋飾都有隱藏的含義,“沒有亂來的圖案。”
親手摔過漢代的罐子
在迷戀的同時,艾未未對待這些藏品的態(tài)度頗為“不安分”。2006年艾未未去景德鎮(zhèn),想燒點東西卻想不出要做成什么樣子。剛好他手上有一些康熙、雍正年間的瓷器,很漂亮。于是他給工人出題要燒這種瓷瓶,但要體積巨大的?蔁鰜淼4個全都是廢品。后來他跟工人說,燒不了立著的還燒不了平的嗎,就把一攤泥攤在地上,平著燒到直徑兩米,像是一個巨大的墨點,F(xiàn)在,艾未未家的院子里就擺放著這些“大墨點”和同批燒制的大瓷瓶。
普通的收藏家講究對藏品盡可能維持原狀地保存,艾未未卻不是這樣,發(fā)生在他身上最極端的例子,不僅有人們知道的對老家具的徹底改造,把一些古舊的陶罐涂得面目全非,甚至為了拍出罐子碎裂的連續(xù)動作,把兩個漢代罐子都摔碎了。
一邊是珍愛和繼承,一邊是挑釁和破壞這種看似矛盾的態(tài)度,也許正是艾未未區(qū)別于其他收藏家的特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