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理論有深度
審計工作有力度,理論分析有深度,這樣審計建議才能有高度。一個有高度的審計人的理論深度功底決定他發(fā)展的空間,有思想的人工作才能潛質(zhì)和后勁。理論有深度,看問題才能舉一反三,做決策才能游刃有余。社會上凡是能做大事的政治家、企業(yè)家首先必須是理論家,在紛亂繁雜的局勢中準確觀察動勢,預測走勢。更富有前瞻性,未雨綢繆,駕馭局面,獲得更大的成功。
八、視野有寬度
所謂審計視野,是指審計在宏觀層面上應當把握的高度和寬度,它取決于我們的思維層次和審計思路。審計人看問題視野要寬,提倡多維視角看問題,才能全面而準確入木三分。我們在審計揭露和查處相關違規(guī)違紀問題的同時,有必要按照科學發(fā)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要求,從較高的層面上對現(xiàn)行的財政、財務收支體制進行溯源性的剖析,以從源頭上查找、披露缺陷和弊端,進而通過提出相關有價值的對策,使其能從根本上解決一些財政、財務收支違紀問題屢審屢犯的狀況。
九、辦事要有速度
人生去掉少年和老年期,能真正干事業(yè)的時間并不長。為此審計人要善抓機遇,放大效應,做事要講有速度,要效率。增加時間觀念,守時才能守信,守信才能做事。是什么讓我們不斷加速前行?是時不我待的責任感,是不進則退的憂患意識,是對與時俱進的透徹領悟,是對事業(yè)的無限激情。審計人傾心于風的速度,震撼于風的力量,于是審計人追逐,擁有這樣的速度與力量,相信從此審計事業(yè)可以更高地飛翔。
十、勞累勿過度
人生無論做官做事都活得很累,都是勞其筋骨,透支身體的過程。要把握好生活和工作節(jié)奏,切勿過度勞神傷身體。長年過度勞累,會身心疲憊,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之中,最后積勞成疾�?s短壽命,為此審計人要學會減壓釋放,善于放棄、舍得和停止。有時工作上會做減法,生命才能做加法。這是人生的辯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