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疑地,這種說法自然而然地使人們獲得一種簡單的結論,即“管理是人力發(fā)展,而不是事務指導”。假使愈多人接受這種事實,則許多管理上的難題將會自然而然地消失,因為人力(尤其人的腦力)潛能的發(fā)展勘為巨大,幾乎可以說無限大,人類之所以會異于一般禽獸,而為萬物之靈,也是完全得力于人力的發(fā)展。
假使有人認為他自己竭盡時間及精神于事物的操作,比花費時間及耐心來引導他人(部屬)工作更為有效的話,就是說明他本人不適宜當管理者,不能管理。
在許多場合里,人們常常會碰到這種“無效”的管理人員�?梢苑Q這種“只會做事,不會管人”的管理者為浪費資源的“殺雞用牛刀者”,假使他的上級主管繼續(xù)讓這種無效的人當管理者,則該機構的惡運必指日可待。
很顯然地,從“管理之道在于和”,“管理是人力發(fā)展,而非事務指導”的推理下,我們即可以得到另一種簡單的事實,即“管理是人事處理”,因為管理活動需要幕后的參謀人員互相配合,方能達成目標。
所謂幕前(或前線)執(zhí)行管理者是指負有最后完整權責的;所謂幕后(或后方)參謀管理者是指提供建議、協(xié)助,及服務幕前執(zhí)行人中完成責任目標的人。前方作戰(zhàn)的陸、海、空軍是屬于執(zhí)行人員,而后方聯(lián)勤部隊則屬參謀勤務人員,任何作戰(zhàn)(如何管理活動)必須有前方及后方的配合,方能得勝,所以管理人員必須掌握各種人事的處理工作,包括員工關系,顧客關系,社區(qū)關系,政府關系,金融關系,股東關系,及供應商關系。其中尤以員工關系的處理最為直接相關。下列十二條為經(jīng)驗人士處理員工關系的寶貴心得,甚為簡明,可供大家參考。
第一條:當一個人尋求新工作機會而面談時,總是期望別人對待他有禮貌、誠懇、態(tài)度自然而又不失之輕率,使他能充分顯出他的優(yōu)點。
第二條:一般人都希望別人因他有貢獻價值而“歡迎”他去工作,而非因同情而施舍或賞給他一碗飯吃。
第三條:一般人都希望接受簡單、明確而合理的指示,告訴他應做些什么?如何去做?以及做到何種程度才算做好。
第四條:任何人都喜歡在他所尊敬及能信任的人底下做事,不喜歡在他認為無能或看不起的人底下做事。
第五條:每一個人都喜歡別人承認他的工作表現(xiàn)及貢獻。
第六條:許多人喜歡感覺到他每日的工作對別人有所幫助。當他在精神上感覺對別人的幫助愈大時,他愈不會計較物質上的報酬。
第七條大多數(shù)人喜歡因工作做得好而受到應有的薪酬報賞及職位升遷。
第八條:大多數(shù)人也喜歡因工作特別努力及延長加班時間而得到獎勵,如獎牌、獎狀、獎金。反之,不喜歡不管是否努力工作及是否有所貢獻,而給予相同的待遇。
第九條:每一個人都喜歡在大家所公認、具有高強能力及公正心理的最高主管所領導的組織內(nèi)工作。
第十條:所有的人都希望身心健康地工作下去,所以重視帶薪放假,健康檢查,醫(yī)療服務,安全措施,員工顧問等等福利措施。
第十一條:人們都有尋求安全感的基本欲望,所以退休年金計劃、保險計劃、儲蓄計劃,工作穩(wěn)定等等措施,都有助于提高士氣及生產(chǎn)力。
第十二條:當一個員工處于非被辭退不可時的處境,他希望能真誠、莊重地跟他說明理由,不要用欺騙的理由或隨便給一張通知紙條就算了事。
以上所列十二信條都是很簡單的領導及激勵部屬潛力的做法,因為管理是人力發(fā)展及借力的活動,所以我們首先要誠懇地把我們希望別人對待我們的方法,用來對待部屬。“待人如己,己所欲施于人”的銘言,確實是最簡單的管理法,任何行業(yè),任何規(guī)模大小,以及任何部門的管理人員,皆可應用這種簡單方法,有效地達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