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斗無倫理,勝者為王
當下很多人舉著倫理的大旗,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對企業(yè)的營銷策略進行批判。在正義凜然的背后,隱藏了其虛偽和無知。
士兵的天職就是為了打仗,只有成功與失敗之分,沒有高尚與低俗區(qū)別。營銷如戰(zhàn)爭。兵者,詭道也。就像三十六計、孫子兵法一樣,你能用倫理去批判它們嗎?你能說瞞天過海、反間計違反了誠實守信的道德標準嗎?兩軍作戰(zhàn),還有人道的殺人和不人道的殺人嗎?競爭中失敗的企業(yè)倒閉了,老板因為負債累累而自殺,你能夠說是勝利的一方沒有道德,把人逼上死路嗎?
營銷是為企業(yè)生存、發(fā)展而存在的,是為競爭而存在的,只要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什么策略手段都可以使用,營銷不必考慮倫理!
倫理主義者可能會說,有些營銷方法有夸張、誤導、惡俗的成分。實際上,無論廣告是否符合你認為的倫理,都有夸張和心理暗示的成分,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沒有本質上的區(qū)別。
筆者認為,只要是法律法規(guī)不禁止的,適當的美化、夸張或者用標新立異的手段做營銷都是允許的。至于產品質量的判斷,應該是政府職能部門的責任,也不是營銷的責任。
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市場上有兩種家電,一流的家電A,二流的家電B。B家電無論在質量上還是在名氣上都不如A,但B會在宣傳上強調自己的優(yōu)勢等等(在法律法規(guī)內的宣傳),讓人感覺不比A家電差,價格還便宜了300元/臺。有消費者張三被B廠家的宣傳所打動,買回去了,但用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B家電的質量確實不如A家電,感覺自己上當了,痛罵B家電無良。
倫理主義者可能也會和張三一樣指責B家電,但事實上張三的購買決定一方面受了B家電宣傳的誘導,另一方面更受300元差價的誘導。很多人在批判B商家奸詐的同時,卻忽略了他在價格上所做的實質讓步。就像我們經常罵國產手機質量如何低劣,卻絕口不提他的超低價格一樣,這種倫理批判是不公平的。
營銷與倫理:傲慢與偏見
倫理是簡單的,營銷是復雜的。
大企業(yè)要賣產品,小企業(yè)也要賣;質量高的要賣,質量差的也要賣(在國家標準范圍內)。顧客講究“貨真價實”,但營銷要講“貨真價不實”,因為營銷要講產業(yè)鏈上的利益分配,而倫理并不考慮這些。營銷要做附加值,要做品牌價值,單純做貨真價實,可能早就被淘汰了。
營銷發(fā)現(xiàn)了質量好的產品有人買,質量不好的產品也有人買,便宜的商品有人買,昂貴的商品也有人買;
營銷還發(fā)現(xiàn)了同等價格、同等質量的產品,不同的人買,有不同的理由;
營銷不僅發(fā)現(xiàn)了大眾需求,也發(fā)現(xiàn)了小眾需求。小眾需求往往不符合大眾的倫理標準。比如,倫理認可的是物美價廉,但很多高端消費者認為便宜沒好貨,而且,后者不僅要享受商品的實用價值,還要享受商品帶來的服務價值、身份價值等等。
倫理是一維空間的產物,營銷是多維空間的產物。
倫理是假設同一平行環(huán)境下人的價值觀,而營銷卻要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地域、不同時間、不同年齡人的需求。比如大人想讓孩子好好學習,不要打游戲。但營銷卻引誘孩子們參與各種游戲。是家長們抹殺了孩子愛玩的天性,還是營銷帶壞了孩子的成長?是營銷滿足了孩子的需求,還是倫理觀念需要改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