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六:工作即游戲。你可聽過有哪個人討厭自己的工作,而獲致很大的成功?我沒聽過。有個成功的秘訣,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興趣密切結合在一起。畢加索曾說過:“我工作時,覺得舒服自在;無所事事或談天說地,令我困倦。”
或許我們都不像畢加索,但是我們仍可以盡力找出能令我們興奮的事來,把許多游戲時的方式帶到工作中。馬克·吐溫說過:“成功的秘訣,是把工作視為休閑。”這似乎就是所有成功者的工作態(tài)度。
我們常聽說有關工作狂的故事,他們除了工作外,沒有一絲休閑時間。有些人就因為熱愛工作,幾乎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因為工作給他成就感,工作讓他興奮,工作使他活得充實。他們對工作的看法,猶如我們對游戲。他們認為工作是擴展自我、獲取新知、探求新境界的方式;
有哪些工作態(tài)度能讓你更有勁?當然有,秘訣就在于對你的工作,要有獨到的做法。如果你在工作中,發(fā)現更多更好的做法,它就能幫助你把工作做得更好。如果你認為工作索然無味,僅是為了養(yǎng)家糊口,那我看就沒什么可談的了。
先前我們曾說到,始終不悖的信念系統(tǒng)具有相乘的效果,即積極的信念能強化積極的信念。例如,我不認為有前途黯淡的職業(yè),除非你不敢承擔責任,擔心會失敗。當然,我也不主張你應該成為工作狂,把自己的世界繞著工作打轉。但是我建議你,若想人生充實、樂在工作,那么就必須把游戲時的好奇心及活力,帶到工作里去。
信念七:若不全心投入,就不會有恒久的成功。成功者都相信熱誠的力量,如果要挑出一個與成功絕不可分的信念,那就是完全的投入。你可以觀察各行各業(yè)中的佼佼者,不盡都是最優(yōu)秀的、最聰明的、最敏捷的、最健壯的,但絕對都是最苦干的。前蘇聯的著名芭蕾舞家帕芙洛娃說過:“不休止地朝著一個目標,那就是成功的秘訣。”這也就是我所強調的——知道目標,找出好的方法,起身去做,觀察每個步驟的結果,不斷修正調整,以達目標為止。
在任何領域中,我們都可看到全心投入的例子,甚至于在以體力爭勝的領域中。就以體育界來說吧,是什么因素讓拉里·伯德成為美國職業(yè)籃球聯賽中最佳球員之一?有許多人一直都感到奇怪。他行動慢、又跳不高,在以重視手腳迅捷的世界里,伯德的行動看起來彷佛是慢動作。但是當你詳細分析后會發(fā)現,伯德之能成功,就在于他全心投入。他平日辛勤苦練,矢志不懈,打起球來比別人認真,對,門己要求也高,結果成就也冠于他人。另外再看看偉大的高爾夫球手湯姆·沃森。當他在斯坦福大學時仍是默默無聞。雖然他只是隊中的一名普通球貝,但他的教練對其苦練的精神萬分稱許,認為是一生中僅見的用功球員。在以技巧取勝的領域中,說明了惟有埋頭苦練,方能脫穎而出。
全心投人的確是任何領域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丹雷瑟尚未成名前,就是休士頓電視公司內最辛勤工作的新聞記者。同事常津津樂道他有次為了采訪龍卷風即將肆虐德州海邊的新聞,不惜把自己吊在現場的樹上。還有一天我聽別人談到黑人超級歌手杰克遜,說他是一夜成名。真是一夜成名嗎?他有沒有天份?當然他有。從他還是五歲大時,就開始朝演唱界發(fā)展,他把工作當成娛樂,訓練唱歌技巧,勤練舞蹈,學習作曲。不錯,他是有天份,也有幸生長在支持他往此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中,建立了積極的信念,周圍有許多可以效法的先例,更有家人的支持。但是最主要的是他肯付出代價,不計任何代價。成功者為了追求成功,是愿意不計任何代價的,當然這是指不傷害他人的代價。也因此,使他們能鶴立雞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