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交往中,人們經常通過贈送禮品來表達謝意和祝賀,以增進友誼。給外國友人饋贈禮品要盡可能考慮受禮人的喜好,“投其所好”是贈送禮品最基本的原則。如不了解對方喜好,穩(wěn)妥的辦法是選擇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藝品。中國人司空見慣的瓷器,比如陶瓷餐具、陶瓷茶具、陶瓷咖啡具、陶瓷擺設等,還有風箏、二胡、笛子、剪紙、筷子、圖章、臉譜、書畫、茶葉,一旦到了外國友人的手里,往往會備受青睞,身價倍增。禮不在重而在于合適,有時送太貴重的禮品反而會使受禮者不安。
贈禮的方式一般以面交為好。西方人在送禮時十分看重禮品的包裝,多數國家的人們習慣用彩色包裝紙和絲帶包扎,西歐國家喜歡用淡色包裝紙。向外國友人贈送禮品時,既要說明其寓意、特點與用途,又要說明它是為對方精心選擇的。不要畫蛇添足地說什么“小意思,實在拿不出手”等等,這種過謙的說法,會大大減低禮品的分量。與中國人的習俗不同,在西方國家接受禮物后應即刻表示感謝,并當面拆看,不論其價值大小,都應對禮物表示贊賞。上海世博會紀念品中的瓷器在世博展出期間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游客們紛紛選購作為回國后的禮品贈送給親朋好友。
贈禮要適時。在有些國家,在對方送禮時才能還禮;在有的國家(如日本),要選擇人不多的場合送禮;而在阿拉伯國家,必須有其他人在場,送禮才不會有賄賂的嫌疑。在英國,合適的送禮時機是請別人用完晚餐或在劇院看完演出之后。在法國,不能向初次結識的朋友送禮,應等下次相逢的適當時機再送。
由于各國習俗不同,贈禮的種類和方式也有差異。
美國與美國人交往,有兩種場合可通過贈禮來自然地表達祝賀和友情,一是每年的圣誕節(jié)期間,二是當你抵達和離開美國的時候。如是工作關系可送些辦公用品,也可選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精美工藝品。在美國,請客人吃頓飯,喝杯酒,或到別墅去共度周末,被視為較普遍的“贈禮”形式,你只要對此表示感謝即可,不必再作其他報答。去美國人家中做客一般不必備厚禮,帶些小禮品如鮮花、美酒和工藝品即可,如果空手赴宴,則表示你將回請。
日本人將送禮看作是向對方表示心意的物質體現。禮不在厚,贈送得當便會給對方留下深刻印象。送日本人禮品要選擇適當,中國的文房四寶、名人字畫、工藝品等最受歡迎,但字畫的尺寸不宜過大。所送禮品的包裝不能草率,哪怕是一盒茶葉也應精心打理,但日本人忌諱打上蝴蝶結。中國人講究送煙送酒,而日本人卻送酒不送煙。中國人送禮成雙,日本人則避偶就奇,通常用1、3、5、7等奇數,但又忌諱其中的“9”,因為在日語中“9”的讀音與“苦”相同。按日本習俗,向個人贈禮須在私下進行,不宜當眾送出。
歐洲國家送禮在歐洲不大盛行,即使是重大節(jié)日和喜慶場合,這種饋贈也僅限于家人或親密朋友之間。來訪者不必為送禮而勞神,主人絕不會因為對方未送禮或禮太輕而產生不快。德國人不注重禮品價格,只要送其喜歡的禮品就行,包裝則要盡善盡美,忌諱用白色、棕色或黑色的紙包裝禮品;法國人將香檳酒、白蘭地、糖果、香水等視為好禮品,體現文化修養(yǎng)的書籍、畫冊等也深受歡迎;英國人喜歡鮮花、名酒、小工藝品和巧克力,但對飾有客人所屬公司標記的禮品不大欣賞。
中國陶瓷收藏品在阿拉伯國家和地區(qū)很受歡迎,造型生動的木雕或石雕動物,古香古色的陶瓷花瓶、織錦或香木扇,繪有山水花鳥的中國畫和唐三彩,都是饋贈的佳品。向阿拉伯人送禮要尊重其民族和宗教習俗,不要送古代仕女圖,因為阿拉伯人不愿讓女子的形象在廳堂高懸;不要送酒,因為多數阿拉伯國家明令禁酒;向女士贈禮,一定要通過她們的丈夫或父親,贈飾品予女士更是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