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是用河谷沉積土、普通泥土等無機物做原料,經(jīng)過800-900攝氏度焙燒,使之硬化而成的物品。由于原料等基礎因素決定了其無透明性,有小孔,有吸水性的特點。我國制作陶器的歷史悠久,根據(jù)最新考古資料表明已有1萬年的歷史。在舊石器時代結束,新石器時代剛剛開始的時期,就已經(jīng)發(fā)明了制陶術。陶器的種類很多,有紅陶、灰陶、黑陶、白陶、彩陶、彩繪陶和釉陶等品種。
由于陶的抗壓極限強度不高,和瓷器相比燒制溫度偏低,以現(xiàn)代的精細陶器為例,每平方厘米200-400公斤,脆而易碎是它的典型特征,所以在收藏時要防止硬物對它的碰撞,同時還要防止器物之間的碰撞。小件器物可放在錦盒之中保存。大件器物切忌堆放,應以柜架存放為妥。
陶器由于質地較為疏松,具有很強的吸水性,陶器在大量吸收水分的同時,一些可溶性鹽類和其他雜質也會侵入陶器內(nèi)部,當溫度發(fā)生變化時,鹽類的結晶和溶解現(xiàn)象反復交替變更,會使器物變的更加脆弱。對于那些無釉的陶器,不要用濕手或臟手去觸摸,陶器粘上污漬之后是極難去掉的。對于彩陶要時刻注意顏料中的膠結材料是否老化,發(fā)現(xiàn)脫落應用10%的聚醋酸乙烯脂丙酮溶液粘貼。釉陶由于燒成溫度較高,其強度和耐火性優(yōu)于一般陶器,但要注意其釉層是否完整,鹽類會在無釉處進入胎體。可以說可溶性鹽類是陶器收藏中最主要的危害,短時間內(nèi)根本看不出變化,但時間一長(二至三年)器表就會泛白,其結晶物會造成釉層剝落。如果釉和胎的結合程度好,可以用清水洗滌洗去鹽;如果釉和胎的結合程度不好,應以高分子材料固定,再施以洗滌法。對于那些年代久遠,非常脆弱的器物,無法采用水洗時,可以采用紙漿包裹置換法,將吸水性能良好的紙張(如過濾紙等)攪碎成紙漿,然后敷在器物上,這樣器物中的鹽類物質會轉移到器表,并在紙上結晶。反復敷涂若干次即可去掉鹽分。
陶器收藏品與瓷器收藏品在保養(yǎng)方式上有很多不同,收藏著一定要根據(jù)不同的材質來選擇合適的保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