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綠彩瓷器是我國古代窯工創(chuàng)制生產(chǎn)的一種低溫釉上彩繪瓷器,傳世紀年材料和考古發(fā)掘研究表明,它創(chuàng)制的時代約為金代前期(12世紀初),興盛于金代中后期(12世紀中葉至13世紀前半葉),元代繼續(xù)燒造,大約在明代前期(15世紀中葉以前)停燒,主要在北方磁州窯系的窯口生產(chǎn),以五彩繽紛的艷麗色彩、古樸生動的紋飾造型備受人們喜愛,早就引起了研究者與收藏者的關(guān)注。“金五彩”有廣義和狹義的區(qū)別。廣義的“金五彩”,一般泛指宋紅綠彩,又稱“宋加彩”、“宋赤繪”或者“金加彩”,翻開《宋人筆記》,偶見有南宋富人“愛五彩”句,民國許之衡也有“宋五彩”的推測,日本學者則直接稱宋、元紅綠彩為五彩,國內(nèi)研究者也有稱之為五彩者。狹義的“金五彩”則按照傳統(tǒng)五彩的判定方法,將宋紅綠彩瓷中具備紅、黃、綠三色及三色以上者稱為“金五彩”。
這件“金五彩”仕女瓷俑,高20厘米,最寬處8厘米,模制,中空,底不封口,灰白胎、堅致,白色化妝土裝飾,通體施透明釉,滋潤柔和光亮,有細小開片。整個造型是一位仕女形象,比例勻稱,頭部簪花包髻,博鬢,無冠,黑彩涂繪表示頭發(fā),頭部包髻巾為紅綠黃三色。身披圓領(lǐng)廣袖齊足
外衣,紅袍綠襟,肩披黃綠色霞帔,內(nèi)著左衽襦衣,腰部束帶,垂綠色絳,雙手捧盒。釉上施紅、綠、黃、黑四種彩繪,以表現(xiàn)人物的服飾及五官、毛發(fā)。尤為少見的是人物臉頰施淺淡紅彩來表現(xiàn)其涂了胭脂。整體形象逼真、生動、傳神。所用顏料系礦物質(zhì)研磨配制而成,顏色冷硬,色彩對比強烈,絢麗凝厚,給人以雍容華貴之感。在存世的少量“金五彩”瓷俑中,尚未見相同者。
“金五彩”瓷主要是在高溫白釉或白地黑花瓷燒成之后,再于白釉之上以紅、綠、黃等色彩勾畫出紋飾物象,二次入窯以800℃左右的低溫燒成。其色彩十分豐富,主色是紅、綠、黃三色,每種彩又有深淺不同的色階。特別是大面積礬紅彩的燒成與流行具有劃時代的創(chuàng)新意義,它用青礬加熱、煅燒形成的鐵氧物作為呈色劑,一般為正紅色或棗紅色。綠彩則有翠綠、墨綠、褐綠、淺翠綠等,黃色則有淺黃、明黃、金黃等。它們還常和黑彩、釉下黑彩或棕褐彩相配合,使這種器物具有多樣的色彩和極強的表現(xiàn)力,成為金元時期瓷器裝飾藝術(shù)的一朵奇葩。“金五彩”產(chǎn)品分布廣泛,遍及全國20多個窯場,品種豐富,但存世的器物標本相對較少,再加上其色彩鮮艷、畫風流暢、惹人喜愛,特別受到人們的珍視,因而很早就有人開始仿制。
從目前市場上所見,主要的作偽方式有兩種:一是舊胎加新彩。由于作偽者限于學識欠缺,舊胎加新彩器物往往胎與彩出現(xiàn)時間上自相矛盾,如北宋中早期的器物加上金代才出現(xiàn)的彩。同時,舊胎加新彩器物往往需要復燒,難免留下痕跡,如釉下劃痕、污物;舊胎中大的石英質(zhì)顆粒復燒時再次粉化脫落形成麻坑等。第二種作偽方式多采用真品翻模的辦法,造型、紋飾、色彩幾乎與真品一模一樣,但一般在作舊處理上往往不過關(guān),如快速人為地使瓷器老化的贗品總是與在地下埋藏近千年的文物老化特征不同,仔細分辨還是可以識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