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顧名思義,就是“一同共事的人”。共處共事親無間,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但很多時候,如同某某港劇中描繪的一樣,表面一團和氣,內(nèi)心暗流涌動,相互爭名奪利。很少聽到有人說自己的同事是多么“可愛、好相處”等等,最多用一個“還好”輕輕帶過而轉(zhuǎn)移話題。
同事真能成為朋友嗎?畢竟朝夕相處,畢竟四目相對,畢竟一起度過的時間甚至比和父母、和愛人還要多。如果相互漠視,必然整個辦公室如同冰窟,陣陣寒意,令人窒息;而如果假裝親密,也如同每天戴著微笑面具,矯揉造作,于己不恥。思路決定出路,找點辦法,整點心得,理順這一關(guān)系,才可以在同一屋檐下做共同快樂做事。
首先,不妨和你身邊的同事做“X-MATE”(某某伙伴),找到彼此共同的興趣,建立互動的關(guān)系。“X-MATE”可以是運動伙伴,小白領(lǐng)之間可以打打羽毛球,中層經(jīng)理聚在一起打打網(wǎng)球,高層自然可以選擇高球。唯一要注意的是,如果和級別高的同事一起運動,如何做到輸?shù)皿w面而又打得舒心,還是頗有難度;“X-MATE”也可以是休閑同伴,不妨一起做回驢友,和同事出行,總比在網(wǎng)絡(luò)上找陌生人要知根知底;也可以在雙休日做回麻友,玩玩國粹,喝喝花茶,也是一場愜意;還可以,成為游戲戰(zhàn)友,下下副本、組組公會、打打怪獸、贏贏道具,白天做教授,晚上玩魔獸,角色轉(zhuǎn)換。至于更多的人還可以成為“LUNCH MATE”(午餐伙伴),甚至“COFFEE MATE”,打給外賣,買堆咖啡,在醇香浮動中,關(guān)系自然親近。
而同事間的“潤滑劑”,自然當(dāng)屬八卦。能“八”就體現(xiàn)著某人在公司里面的特殊地位,被“八”也能體現(xiàn)著某人的特別價值。和同事間彼此打破僵局的溝通方式就是“告訴你一個消息,不過,你千萬不要告訴別人……”面對這樣的OFFER,你怎會不感動?怎會不會被對方信任而倍感親密?不過,八卦不是IBM——INTERNAL BIG MOUTH(辦公室大嘴巴)�?梢赃x擇在茶水間、在影印區(qū)小聲討論,在MSN、QQ上悄悄分享,但一定要確保 “一不留聲、二不留影”。如此,同事間自然可以更近一步,更為貼己。
還有一種有意思的現(xiàn)象——前同事反而更容易成為好朋友,這和人走茶涼的傳統(tǒng)觀念很不相同。在一起的時候,由于績效考核,由于匯報體系,大家各自掂量、敬而遠之,一旦離開,沒了利益沖突,反而可以平等地交流。加之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以往的沖突在對方走了之后,也就覺得無關(guān)緊要,反而時不時地還念起在一起熬夜趕報告、連夜搭場地共同度過的歲月,總是感覺到絲絲溫暖。如今很流行的“老友趴”就是專門賦予“前同事會”嶄新的含義。聚在一起,沒有敵對,只有老友,開開心心,想說就說,肆無忌憚。就算一旦聊到過去的誤會,也大可一笑泯恩仇。
同事是否可以成為朋友?其實并不是該不該,而是能不能的問題。該怎么做,該怎么把握,在于心態(tài),也在于技巧。心里有人,眼里有人,自然就會身邊有人。和同事在一起,就要和同事要“合”在一起,畢竟,他們是你成長的見證人,畢竟,他們是你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