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乃成功之母”,在很多時候已經變成了極具安慰意義的一句話,或者有些人把這當成了失敗后的措辭。當然,每個人都渴望成功,希望光環(huán)籠罩時滿足虛榮心,希望成功所帶來的強烈的榮耀感。然而,當人們還沉寂在了望別人的成功,幻想自己的幸福生活時,卻忘了成功人士背后的失敗。因此,即使有些人因為同樣的原因而失敗,卻仍然找不到成功的道路。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因為什么而失敗。只有真正意識到失敗的原因,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才能踏上更高更遠的征程。人生如此,求職亦如此。
職場案例:
小王是國際貿易專業(yè)的一名本科畢業(yè)生,和其他畢業(yè)生一樣,成為浩浩蕩蕩的求職大軍中的普通一員。游走各個大小招聘會,穿梭于摩肩接踵的人群之中。簡歷遞上不少,卻都猶如石沉大海,杳無音訊了。
這時小王想到現(xiàn)在最為火熱的當屬IT行業(yè),于是便報了個“網絡動畫制作”速成班,希望以后在這個行業(yè)嶄露頭角,并開始幻想自己的美好未來。然而夢想與現(xiàn)實的差距讓小王終于認識到自己對IT毫無興趣,不但白白扔進了價格不菲的學費后一無所獲,更耽誤了寶貴的時間。眼望著距離畢業(yè)時間不多,不禁越發(fā)著急了。
還好沒過幾天,小王收到了一家公司的面試通知。在興奮之余,小王也好好打扮了一番:頭發(fā)整齊有型,西裝挺直,皮鞋也沒忘了擦得一塵不染,材料證件也準備得有條不紊。因此在面試的時候沉著冷靜,穩(wěn)重大方,給公司留下了比較好的印象?删驮谧詈笠粋環(huán)節(jié),當公司攤牌關于薪金的有關規(guī)定時,剛才還神采奕奕的小王不禁黯然失色。走出公司所在的辦公大樓,小王搖搖頭,也頗帶些嫉妒,嘀咕道:“李明在學校的成績沒我好,素質沒我高,活動能力沒我強,怎么什么好事都讓那小子占上了。不行,我還就鐵定心了找個更好的工作,消消那小子的銳氣。這家不行,我再找下一家,天無絕人之路嘛。”雖然這么想,可小王的心里依舊酸酸的。
在一周之后,小王經歷了焦躁的等待,眼看最后校園時光的飛逝,到了必須搏一搏的時候了。一天下午四點多鐘,小王在街頭報攤買了一份報紙,習慣性的翻到招聘版面,按著上面信息,隨意地撥打了一家公司的電話。由于身邊的車多人多,噪音很到,小王待接通后大聲地喊到:“喂,我找一下你們經理。”在對方禮貌的答道:“先生抱歉,經理正在開會,請問您貴姓,方便留下聯(lián)系方式嗎?”小王聽到這句,想也沒想,就趕緊掛斷了電話,又開始了對下一家公司的探詢.
編輯推薦:
應屆畢業(yè)生,你招還是不招? 35歲以前把下面十件事做好 本周職場星座運程大放送
管理的秘訣!成功管理者感悟 我在北京每月能白撿一萬元 最有效的管理技術是什么
告誡年輕人:警惕二十九歲現(xiàn)象 拜讀紅樓夢看員工成敗密碼 為什么就是不給我加薪
最終,小王在論文答辯之后,也沒有任何結果,現(xiàn)在他卻正在為離校后的住宿問題而忙碌奔波。“我的工作,它在多遠的未來;我和招聘人員到底有怎樣的對白;我迎著風舉著‘求職’的號碼牌......”小王把孫燕姿的《遇見》改成了他的《求職之歌》,還正在,也將繼續(xù)他的“坎坷”的求職之路。
宏威職業(yè)顧問分析:
許多人在看完這個職場故事之后,尤其是現(xiàn)在仍然和小王并肩作戰(zhàn)的同胞們會有著更深的體會。也許,小王所經歷的和所面臨的困難,您也曾經有過;或是現(xiàn)在正在承受著,對于他的故事您并不陌生,但也仍然同小王一樣,不知道哪里出現(xiàn)了問題,甚至還在一味的抱怨命運的不公平。小王以及有著同樣困境的人們所碰到的,并不是偶然,而是一種必然的結果,只有認識到了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才能不斷進步。下面我就來談一談如何從小王的屢次失敗中吸取教訓,從而找到滿意的工作,實現(xiàn)從一個學生到職場人的成功轉型。
第一, 做到真正了解自我,明確目標,選擇適合的道路。
在中國,人們對下面這種現(xiàn)象并不陌生:在嬰兒滿月的時候,有的人家除了要擺上酒席之外,還會在地上鋪上墊子,上面放滿了各種物品——水果、玩具、筆紙、手槍模型等。讓小孩子選擇一樣東西,根據所選物品來預言小孩的發(fā)展前景。雖然這只是一個有意思的小游戲,僅僅表達了父母對孩子的一種希望與期待。
但是,一個人的目標,不光是長大之后才有的,而是伴隨著人們意識的開始而逐漸形成的。很多小朋友都會有他們心中的理想:我要當警察,抓壞蛋;我想成為醫(yī)生,可以讓人們不生;我也想成軍人,手握鋼槍,保衛(wèi)祖國.這些都是他們的目標,他們對職業(yè)的一種最單純的解析。反而相對于他們,已經長大了的、思維更加成熟的我們失去了目標和方向,摸不清自己喜歡什么,想要什么了。
美國杜邦公司的副總裁卡爾夫曾經說過:“最悲哀的事情莫過于有那么多的年輕人從來就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在工作中獲得的僅僅是薪水,而其他的卻一無所獲,這是件讓人多么傷心的事情啊。”
正如卡爾夫所說,越來越多的人們不知道自己正在干什么,也愈來愈不了解自己的需求了。就像案例中的小王那樣,自己的專業(yè)是國際貿易,與IT的關系并不是很大。只是因為看到此行業(yè)的前景光明而匆忙進入。當發(fā)現(xiàn)自己不感興趣時卻已經有半只腳踏了進去,浪費了時間和金錢。不光光是這次,乃至在最后小王為了盡快找到一份工作,翻開報紙就給招聘公司打電話,不但對職位要求了解不深,更難在短時間內對一個公司有更深刻、更準確的了解,反而做了更多的無用功。
針對這種情況,首先應該進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明確自己的職業(yè)目標,了解個人的愛好興趣,不要像小王那樣“亂投醫(yī)”,在做選擇的時候才能更加有針對性;其次,對要應聘的公司應給予更多的關注,而不能想小王那樣,本打算用一張大魚網捕到更多的魚,殊不知魚網的漏洞太大,一只魚也沒得到。因此要收集更多關于企業(yè)的信息,了解企業(yè)的文化內涵,對崗位的要求職責有更深的了解。通過這兩個方面的綜合實施,雙管齊下而做到心中有數(shù),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求職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