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門峽市博物館里陳列著一件小口尖底瓶,1951年6月出土于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古文化遺址。
尖底瓶是仰韶人打水的水器。它小口、鼓腹、尖底?掌糠胖玫臅r候是傾斜的;懸于水面,受水浮力,即傾倒注水。水至半瓶,重心下移,瓶身就自動端正,浮于水中。若注滿水,瓶身就覆沒于水中。說到這里,不禁使我想起孔子到魯廟參觀的故事來。一次,孔子到魯桓公廟參觀,見一欹器即傾斜放置著的陶器,不知其名,遂問守廟人。答是宥坐之器。宥,也寫作侑,或右:義為勸誡。宥坐之器,即放在座側以示勸誡的器物?鬃诱f:“聽說這宥坐之器,虛則欹傾斜、中則正、滿則覆傾沒,果真如此嗎?”遂讓弟子們?nèi)∷畞碓囼灒蝗缡。孔子感慨地說:“正如古語說的,‘滿招損,謙受益’呀”
宥坐,即右坐,也就是“座右銘”中“座右”一詞之語源。從這故事可知,孔子所在的春秋時代,傳統(tǒng)的勸誡之器還有器而無銘。
魯桓公廟里的欹器,后來失傳了。漢代張衡、南朝祖沖之等許多古代科學名家都研制過。可是,后世研制的,也早失傳了。令人欣然的是,我們今天所見到的仰韶村的小口尖底瓶,它與孔子所見之欹器何其相似乃爾?恐怕它就是那神秘的又已失傳了的勸誡之器吧!
這種雙耳尖底瓶,原為先民汲水之器,何時始成為勸誡之物的呢?相傳,早在三皇五帝時就有了勸誡之器。在夏代,與夏禹同時的伯益就講過“滿招損,謙受益”的古老格言。在殷代,甲骨文中就有一個字,形狀像兩手捧著一個尖底瓶,瓶呈傾斜之狀。古文字學家于省吾先生釋該文字為宥坐之器,名“欹”。欹器在周代已成為罕見的古物,被供奉于廟堂之上,以示子孫不要忘記這先人的遺訓?墒,春秋時人們對其已感到陌生了,連孔子也是請教了守廟老人方知其名的。
這種以物為戒的古老風習,先秦以降就比較少見了,但在民間其余韻猶存。
西漢時,公孫弘以布衣被選為宰輔,臨行時,同鄉(xiāng)鄒長傅送他三樣東西:一束生芻青草,一卷絲,一個撲滿。公孫弘未解其意。鄒長傅說:“生芻一束,是借用《詩經(jīng)·小雅·白駒》中的一句話:‘生芻一束,其人如玉。’愿你安于德操,守身如玉。絲,是很細的,但可積之如線、如繩、如纜?芍挛锟偸怯尚〉酱螅晌⒅林。愿你不要忽視小事,不要以為善小而不為。撲滿,這存錢的陶罐,有入口而無出口,一旦裝滿錢,就被打碎。愿你不要聚劍無度,要以撲滿為戒。”
前幾年,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一座盛唐墓中,發(fā)現(xiàn)一橫排六幅壁畫。中間四幅畫的是四個自勵德操的人物。左邊一幅畫一欹器,右邊一幅畫一撲滿,旁有一捆草,一卷絲。這畫生動地再現(xiàn)了古代以器勵志的風習。
這種以器勵志的古風,可以說是后世以座右銘為戒風習的濫觴,其特點是以物示喻,有器而無銘。大約在戰(zhàn)國時代,青銅銘文中始出現(xiàn)勸誡文字,至秦漢銘物申鑒之風始盛。其特點是銘刻于器,銘文都是以物為喻,隱含鑒戒。東漢時,文學家崔瑗始創(chuàng)座右銘,其特點是書銘為戒,有銘文而無器物,當然也就不用比喻,而是直陳鑒戒之辭,與今世之座右銘已全然無異。追根溯源,可以說,座右銘之祖原為仰韶先民用以汲水的那種尖底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