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原始狀態(tài)的青瓷制品、原始青瓷由高嶺土制胎,表面施石灰釉,經過1200℃高溫燒成。胎體燒結后呈灰白色或褐色、擊之可發(fā)出清脆之聲。早期瓷釉又稱石灰水釉、是用石灰石粉碎后加適量的粘土配制而成的。以鈣的氧化物為主要助熔劑,三氧化二鐵為主要著色劑,在還原焰中可燒成青綠色,在氧化焰中可燒成黃綠色或灰青色。青釉透明,表面有玻璃質層。胎與釉結合緊密,不吸水或吸水率低。我國早在3000年前的商代已經出現原始青瓷,最初發(fā)現于河南鄭州二里岡下層文化遺址與湖北黃陂盤龍城商代中期墓中,商代晚期河南安陽殷墟、輝縣琉璃閣,山東濟南大辛莊、益都,河北藁城及江西清江吳城等處也都有出土。西周時原始青瓷制作工藝有所提高,出土范圍更加廣闊。江南地區(qū)原始青瓷出土量及器形比北方黃河流域多且豐富。戰(zhàn)國時期原始青瓷生產得到較大發(fā)展,無論是數量、質量還是生產范圍,都是前代所不及的。從器物出土情況和窯址調查看,原始青瓷產區(qū)以長江以南為主,其中浙江的江山、紹興和蕭山地區(qū)比較集中。由于原始青瓷胎中雜質較多,故燒結后胎中氣孔偏大。又由于釉料配制簡單,掌握燒造技術有一定難度,因此釉色不穩(wěn)定。這些缺欠決定了它的原始性,直到東漢時期、原始青瓷才發(fā)展為成熟的瓷器。原始青瓷多采用泥條盤筑法成型,器形不甚規(guī)整,胎薄厚不均勻。戰(zhàn)國時期雖然采用輪制成型,但拍印紋飾后器物內壁凹凸不平,釉厚處呈青綠色,薄處呈灰青色。初期的主要器形有豆、碗、尊、罍、罐、盆、甕、壺、簋、器蓋等飲食器。北方由商至春秋,原始青瓷種類變化不大。江南地區(qū)在商代晚期器形種類明顯增多,出現雙耳簋、盂、淺盤、深圓腹圈足尊、盉等,戰(zhàn)國時出現鼎、鐘、盉、于等仿青銅禮器。江西清江吳城還出土瓷雙孔刀及紡輪。器物多以素面為產,兼有水波紋、附加堆紋、葉脈紋、網紋、方格紋、藍紋、S紋、乳紋、圓圈紋等。(見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