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是我國人民喜愛的茶具,凝聚中華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內涵,寸柄之壺,盈握之杯,韻致幽逸,光華潛蘊。宜興紫砂,始于宋而盛于明清。宋代詩人梅堯臣品茗時留下《寄茶詩》寫道:“小石冷泉留翠味,紫砂新品泛春華”,其中“紫砂新品”四字意喻紫砂乃新興的陶器,為紫砂創(chuàng)燒宋代遺下佐證。紫砂泥是深藏宜興山腹地層中薄薄一泥層,黏中帶砂,柔中見剛,富韌性。有紫色砂泥,奶色白泥,橘色黃泥,黛色綠泥,猩紅原泥等等,被譽為“五色土”。用紫砂泥塑造的佳壺皮色繁多,有白砂、淡墨、沉香、水碧、墨綠、豆青、冷金、海棠紅諸多名稱。在制壺工藝上明代大師金沙寺僧和供春作了開創(chuàng)性貢獻,作品多為自然形、樹癭壺,質堅胎薄,有“供春之壺,勝如金玉”之譽。明末清初大家倍出,壺式千姿百態(tài),尤其注重筋紋器制作,以時大彬、徐友泉為名家,使制壺技藝益發(fā)細致,造型由大壺向小壺類發(fā)展。制壺造型更講究空間對比,重復對照,整體形象的虛空感,從而使紫砂壺追求精神享受,身心愉悅邁進一步?滴、乾隆年,自然形壺廣受歡迎,注重施釉和彩飾,代表人物是陳鳴遠,他所造壺有意把筋紋器與自然器相融合,再被自然體取代,開創(chuàng)一代宜興紫砂文麗工雅風尚。清嘉慶年間至光緒年,紫砂造型藝術發(fā)生轉化,以壺上鐫刻畫為風尚,式樣典雅適古,宜于表現書畫藝術為主。西泠大家陳曼生與著名壺手楊彭年、楊鳳年兄妹,珠聯璧合,攜手奏刀,集書畫、詩文、篆刻、雕刻于一體,茶壺成了文人思想和才學的積淀與展示。新中國成立后,以顧京舟,蔣蓉為代表的工藝師,大力開創(chuàng)新工藝,新造型,匯集歷代精華,融先賢妙思于壺,使紫砂壺藝術綻放更耀眼光芒。
此件乾隆“圣和”款提梁壺(圖一),外觀呈紫色,坯體堅致洗煉,砂粒研細。壺身成型工藝用打筒技法打成,壺嘴塑—螭,盤蜒構成多層次立體感畫面。提梁渾圓厚實,根植壺身肩部增加了穩(wěn)定性,壺造型優(yōu)美構思已蘊玄妙,遠望呈“圓”字,壺蓋、壺鈕、提梁,無論側視和俯視都交叉呈現“圓”形輪廓,舒暢而自然。提梁壺成形不易,要求對紫泥可塑性和燒成溫度有精確估算,是對匠人綜合技藝考驗。
在紫砂傳世品中,有少數題款“雍正”、“乾隆年制”、“貢局”所制官府定燒器,以其精巧雅致而備受青睞。(圖二)這件雍正年造團砂泥繪井欄壺就是這類器具典型。泥繪裝飾,流行清初,是一種在紫砂坯體上裝飾方法。即在已完工尚有一定濕度的泥坯上,用其他色泥或本色泥料堆畫山水、花鳥,泥料畫出有一定厚度恰似薄雕效果。色泥有烏泥、朱砂泥、白泥等。此壺用烏泥繪竹、菊、蝙蝠。筆意跳躍富朝氣。橋形鈕內扣繩紋環(huán),小巧可愛。壺蓋為平嵌蓋,達到“準縫無紙發(fā)之隙”水平。壺身弧度與橋鈕弧度一致,體現了對稱性。壺把向外回轉得大了些與嘴的長度契合,求視覺上調和。匠師充分利用紫砂泥特有肌理質感,與樸素玄妙烏泥對比,恰如其分的裝飾,達到含蓄而提神醒目的藝術表現力。底款篆書“大清雍正年制”,可見顯然是由官府指定裝飾,交付宜興“貢局”燒造,然后奉貢皇室使用,故而彌足珍貴。
(圖三)壺身成竹鼓式,橋鈕、把柄、壺嘴塑成竹節(jié)型,壺蓋幾片竹葉點綴搖曳,蓋內鈐“玉麟”橢圓形款。黃玉麟,宜興上袁村人,生于道光二十二年,幼孤,年十三學藝,善制供春、魚化龍式壺,精巧不失古意,善畫山石皴法,妙若天成,金石家吳大先后聘請其為自己造壺,得大收藏,壺藝大進,文亦高。
圖四為現代大師顧京舟制四方側角壺,腹銘蘇東坡詩句“從來佳茗似佳人”,另側鐫詩“此是詩仙坡老作,于君同試雨前茶”,側署“逸云氏刻”,壺蓋內鈐“瘦萍”款壺底“自怡軒”款,壺用上等朱泥精制而成,壺身大度莊重,“流、身、把”三點一線規(guī)整,充分體現了顧氏制品嚴謹不茍風格,盡展大家風范。此壺不僅在制造工藝上精益求精,更嘆服集“詩書印”為一體的藝術內蘊與灑脫的文人情感流露,令人心醉而發(fā)出幽古之情。
這四把凝取歷代藏家真愛的壺中珍品,由上海長城藝術品拍賣公司征集而來,將現身2005年12月28日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