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博物館藏有一件從明代墓葬中出土的素三彩堆塑雁紋瓷罐,這件三彩罐高15.1厘米,口徑7.l厘米,底徑9.2厘米,唇口微外翻,短直頸,鼓腹,下腹?jié)u收,近底處稍外撇,平底,細白胎,腹部有一圈胎接痕,最大半徑偏于上部,顯得圓潤豐滿。罐內(nèi)部施白釉,外部滿刷草綠色釉,罐身堆塑黃、紫、白三色釉裝飾的蘆雁、云彩、蓮花等圖案。從造型、胎接工藝及紋飾分析,應為明代中晚期景德鎮(zhèn)的產(chǎn)品。
1983年11月,古陶瓷專家馮先銘先生在泰州見到這件素三彩罐,認為“一般素三彩為平面、刻畫,這是堆畫,出土完整,較為難得。這種罐國外有些,故宮博物院有幾件,其他地方可能沒有”。
該素三彩罐上運用的綠、黃、紫、白四種色彩頗有新意而又恰到好處,在滿施草綠色釉的罐肩及近底處飾黃色如意云,營造了一種仙境的感覺,腹部的蘆葦迎風搖擺,黃色的蘆花像碩大的谷穗,幾只蘆雁在天空和蘆葦叢中,呈現(xiàn)出飛翔、鳴叫、歇宿、啄食四種不同的形態(tài),生動而形象。“蘆雁”諧音“路安”,寓意為一路平安,是祝愿死者往另一世界的路上能夠一路平安。罐中間飾有蓮花圖案,蓮花是佛教的圣花,象征西方凈土。閱讀整個畫面,當是陶瓷藝人希望這件素三彩罐子能陪著死者的靈魂,一路平安去往西方凈土,到達極樂世界。
這件器物上所有的圖案花紋皆高出表面,有較強的立體感。在主題花紋“蘆雁”圖案堆畫的七只大雁里,各具情態(tài),飛的雁展翅飛翔,鳴的雁引頸長鳴,宿的雁頭嘴后彎藏進翅膀安然入睡,食的雁或張口或低頭覓食,生動形象,展示了非凡的裝飾工藝水平。特別是罐上堆塑(堆貼)花紋圖案,采用了兩種堆貼的方法。一是常見的貼花方法,即用泥條捏塑成花形,粘貼在器物表面,經(jīng)過修刻成為圖案;一是采用了在泰州同時期墓葬出土的法華器上常常可以看到的那種堆塑貼花的方法。綜合以上因素,可以認為這件器物對于研究明代素三彩是十分重要的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