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校長給畢業(yè)生的一段話:未來的世界是,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識重要,健康比成績重要,生活比文憑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
清華大學校長的這五個重要,從人力資源的角度來看,是本著以人為本精神的,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人的需求不僅僅是成績和成就能夠滿足的,他們還需要安全、需要愛、需要社會的認可、領導的肯定,還需要個人夢想的實現。未來的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和風險性,誰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盡早地做出正確的方向選擇,那么誰就將成為這個領域的領頭羊、專家或者權威;方向比努力重要,現在是講究績效的時代,公司、企業(yè)、政府,需要的是有能力且能與企業(yè)方向共同發(fā)展的人,而不是一味努力但卻南轅北轍的人。
自己適合哪些行業(yè),哪些職業(yè),有很多東西是先天決定的,只有充分地發(fā)掘自己的潛力,而不是總與自己的弱點對抗,一個人才能出人頭地,就像現在很多企業(yè)招聘的時候,他們相信通過培訓和教育可以讓火雞學會爬樹,但是還是覺得選個松樹方便一些。方向不對,再努力、再辛苦,你也很難成為你想成為的那種人。
能力比知識重要。知識在一個人的構架里只是表象的東西,就相當于有些人可以在答卷上回答如何管理企業(yè)、如何解決棘手的問題、如何當好市長等等,但是在現實面前,他們卻顯得毫無頭緒、不知所措,他們總是在問為什么會是這種情況,應該是哪種情況等等。他們的知識只是知識,而不能演化為能力,更不能通過能力來發(fā)掘他們的潛力�,F在很多企業(yè)都在研究能力模型,從能力的角度來觀察應聘者能否勝任崗位。當然,高能力不能和高績效直接掛鉤,能力的發(fā)揮也是在一定的機制、環(huán)境、工作內容與職責之內的,沒有這些平臺和環(huán)境,再高的能力也只能被塵封。
健康比成績重要。成績只能代表過去,這是很多人已經認同的一句話。對于畢業(yè)后走入工作崗位的畢業(yè)生,學生階段的成績將成為永久的獎狀貼在墻上,進入一個工作單位,就預示著新的競賽,新的起跑線。沒有健康的身心,如何應對變幻莫測的市場環(huán)境和人生變革,如何應對工作壓力和個人成就欲的矛盾?而且在現代社會,擁有強健的身體已經不是最重要的,健康的心理越來越被提上日程,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承受挫折與痛苦、緩解壓力與抑郁,這些都將成為工薪族乃至學生們常常面對的問題。為了防止英年早逝、過勞死,還是多注意一下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投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