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乾、嘉時期的陳鴻壽(1768-1822年),號曼生,浙江錢塘人。他同黃易、奚岡、趙之琛等并稱西泠八家,文學、書畫、篆刻都精好。他在宜興任過三年縣宰,喜愛紫砂,曾手繪十八壺式,請楊彭年及其弟寶年、其妹鳳拭上等按式制作。所制壺底多鈐阿曼陀室銘款。把下有彭年印章。他們合作署名的茗壺曼生壺見稱與世。曼生壺著重于壺身取平面,面上鐫刻書來銘款。作銘款的,除陳曼生本人外,多是他幕中友人江聽香、郭頻迦、高爽泉、查梅史等。文人、士大夫、收藏家參與紫砂器的設計和制作從明末開始,項元汴、趙宦光、董其昌、陳繼儒、宋犖等人都熱心于此。而將紫砂茗壺與詩書畫印藝術相結合的風氣,是經陳曼生之手開拓廣大的,這種風氣在當時及以后一直格外引人注目。陳曼生對宜興陶業(yè)的振興,有非常大的貢獻。
據說,曼生壺不下幾千件。羅桂祥藏品有刻茗壺第一千三百七十九頻迦識銘文的,現藏香港茶具文物館!蛾柫w砂壺圖考》中著錄的一件,壺腹曼公督造茗壺第四千六百十四等字,現似歸上海博物館藏。實際上,果有這么多的制品,絕難于楊彭年、楊寶年、楊鳳年等少數人之手。近年尚發(fā)現一些曼生壺上,有其他工匠的銘款。
紫砂高手中,還應當提到清代道光、咸豐間的邵大亨。關于大亨其人,文獻記載甚少,然從其傳世作品巧妙的構思、精美的工藝、飽滿流暢的線條看,確非一般陶工可比。他的作品對后世有相當的影響。
(四)紫砂器生產的工序大致如下:
原料的準備,包括挖泥、煉泥和選料。礦中挖出的硬塊狀的泥料經過搗碎、過篩、澄濾,所得細土下窖儲藏,叫作養(yǎng)土。
紫砂器成型的主要方法是手工捏作。先捏器身,然后挖足、開面,最后加柄、嘴、蓋等。從明代至清康熙年間,多用捏作的方法;清雍正、乾隆時期出現了大量的模制產品。嘉靖、道光年間,陳曼生重介古法,又盛行捏作/李啼兼、張虹說得好:就印模與捏造而論,印模之法易精,在工業(yè)為進步;捏造之法難精,在技能為絕詣。故印模之法便于信仿行,捏造之法則庸工不易措手也。名家之壺俱以捏造見長,坐是故耳。
早期的制坯工具主要是一種竹刀,后來逐步增添了木、角、石、金屬等質料的工具,并用陶輪來拉坯和修坯。到清代,工具有十多種,包括椎、碓、鏢、釵,有圭形、笏形、貝形、腎形、月形、蝎尾形等多種形狀。
制好的坯要經過細致的修整,有些器物再加裝飾。裝飾方法有:貼花--堆塑山水、花草、人物、鳥獸等紋飾;繪寫--以氧化鋁、氧化鐵或氧化鎂等到為呈色劑,在素坯上繪畫寫字;雕刻--在坯體上以陰文刻出書畫。紫砂一般不上釉,也有少量用釉裝飾的,大件采用潑釉法,小件采取浸釉法。一般單色釉上一次,彩繪器上兩次。
器坯陰干后裝匣體進窯燒制。傳統(tǒng)方法燒制紫砂器的窯是龍窯,即頭低尾高的斜式窯。龍窯一般長達四十米,每隔一米為一節(jié),燒爐在頭部,燃料為木柴和柴草。窯背兩側各有五十個燒火眼,從燒火眼投入燃料。窯身兩旁,每隔四到五米辟一個進出口,從這里裝坯、取器。每窯需以1100°C到1200°C的窯溫燒四十到四十二小時;燒成后,停十五到二十四小時,再開窯取器。用龍窯燒制,窯工很辛苦,F在紫砂廠已經改用燒重油的新式窯爐,既節(jié)省人力,又提高了燒造質量。
紫砂器燒成后還要磨光上蠟,上蠟是紫砂特有的工序。彩繪的紫砂器,需經過兩次裝燒。還有在燒成的紫砂上施加特殊裝飾的。清代道光年間,出現了包錫的工藝,但由于技術復雜,未能延續(xù)。還有拋光包銅的工藝,包銅多見于壺嘴頭、口蓋的邊緣等部位。金銀絲鑲嵌是新的裝飾工藝,吸取木器、漆器的裝飾手法,先在泥坯上將紋飾圖案刻成凹槽,燒成后將金銀絲嵌入槽內,敲實、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