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商務部跑過來說要補充人員,有員工離職了,我問離職原因,原來竟然是我說的一句話:這個月誰沒有業(yè)績,就自動離職!現(xiàn)在剛剛月初,我本意是刺激大家要好好努力,沒想到會嚇跑兩個人。我再問了離職人員前兩個月的情況,頓時釋然,甚至有點后悔,為什么不早點說這句話,因為他們前兩個月的業(yè)績?yōu)榱�。(一般來說,只要認真打電話,一個月肯定出業(yè)績的。)
拋開商務經(jīng)理的責任不說,單從這兩個離職的員工來分析,他們之所以選擇現(xiàn)在離職,是有幾個原因的:
1、經(jīng)過兩個月的“失敗”,他們對這個月依然沒有信心!
(茫然提示:你們?yōu)槭裁淳蜎]有看見身邊的同事,他們都有收獲,怎么你們就沒有呢?總結原因了嗎?尋找辦法了嗎?最關鍵的是:你真正努力了嗎?)
2、這里沒有辦法再混下去了,賺不到大錢,連基本的生活開銷以后也不好混了!
(茫然提示:在職場中,有很多人存在混的想法,你和他溝通的時候,滿嘴的雄心壯志,在實際行動上,依然能省力的就省力,能偷懶的就偷懶,只要人在工作,心在不在工作無所謂,只要不讓自己餓死凍死,就這么過著吧,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3、來這里只是一個過渡或者他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茫然提示:在招聘和培訓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很多員工,尤其是應屆畢業(yè)生,他們對自己的人生,自己的職業(yè)生涯根本就沒有一個很好的規(guī)劃,學校也只知道收錢,根本就沒有對學生的未來進行一個良好的指導。一般他們求職的過程,先找輕松的又能賺錢的,找不到了,找輕松的能養(yǎng)活自己的,這部分不是少數(shù)!茫然不是對他們的偏見,事實如此。最后找不到了,先找個工作過渡下了,再慢慢找。其實,假如你有這種想法,除非以后你能下決心吃一番苦,承受一番壓力,否則,你將不會有太大的成就�。�
事實上,我倒建議求職者不要有過渡,有混的想法,那是在害你自己,也是在害接納你的公司。要么不做,要做就要用心去做!假如你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工作不是很適合你,那么,盡早寫你的辭職申請(被解雇就難看了),這樣,是對公司負責,更是對你自己負責!